拋開涂料基本功能,不少品牌還宣傳產品具有特殊的功效,比如能夠吸附、分解甲醛,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有的產品本身還宣稱“凈味”,有的產品還能抗菌防霉……這些特殊功能是否靠譜?對于消費者來說實際意義又有多大?記者請相關專家逐條進行了解釋和分析,其中大多數“特效”近日已被業界專家指出“不靠譜、涉嫌過度宣傳”。
消費提示 買涂料產品須看檢測報告
涂料這個東西挺玄的,城府很深,它們明明各不相同,看起來卻都一樣。在選購油漆涂料時,消費者要注意堅持以下三個原則,就可以避免陷入商家的陷阱:
原則1功能要有針對性
很難說哪種涂料的性價比高,關鍵是自己需要。目前,涂料的性能大多集中在耐擦洗、防霉、抗菌、覆蓋細小裂紋等方面,涂料的價格也隨著功能的增多而提高。業主購買之前,先考慮清楚自己的所需,最貴的不一定對自己有用。比如,有的耐擦洗次數能達到2萬多次,有的是3000次,前者的價格自然貴得多,但是,國家規定耐擦洗次數只要達到了1000次就是合格的,所以選擇哪種就看自己的需要了;又如,有的房子朝陽,通風又好,防霉功能這份錢大可不必浪費了。
原則2放開手腳買國貨
目前,進口涂料占到國內涂料市場的45%左右,而且主要占據著國內高中檔市場,它們的價格比國產涂料要貴20%-50%。但是,根據國家化學建筑材料檢測中心公布的中外10個涂料品牌對比試驗的檢測結果證明:很多國內品牌在品質上,與洋品牌不相上下。
原則3直接索取檢測方法
撥開涂料宣傳的云霧,直接索取相關檢測方法、檢測標準和權威的檢測機構一驗真偽。比如,所謂的“納米涂料”就挺名不副實的,國際上尚未出現公認的檢測標準。
專家提醒 新手選涂料“經典款”,更有質量保證
涂料涂刷后能否達到理想中的效果,關鍵在于其飽和度,據專家介紹,飽和度低的涂料,會嚴重影響涂刷效果,一些技術參數較高的涂料,可以配比出種類豐富的色彩,整體涂刷的效果也非常美觀。每一種涂料在環保、飽和度等方面的技術參數都不相同,消費者可以從這些技術參數中,看出涂料有害物的含量以及色彩飽和度,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第一次購買涂料的新手,不妨選擇品牌產品的“經典款”,購買涂料不必盲目追求新款產品,一些銷售時間很長的經典款產品可能更有質量保障。
對于裝修時大面積涂刷彩色涂料,專家建議應從環保角度考慮,建議消費者盡量減少在墻面大面積涂刷色彩,尤其是兒童房不要考慮大紅大綠等色彩,盡量將墻面色彩減淡或者使用壁紙。
注重對比環保指標
涂料中含有的有機性揮發物(VOC)具有毒性與刺激性,尤其是VOC中含有的苯、甲醛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而在購買涂料時,消費者最應關注的就是環保性能,專家表示,個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也可能影響產品品質,從而導致消費者難以放心購買。
涂料業界人士提醒稱,消費者可以打開涂料桶,直接通過氣味來判定涂料是否環保。判斷墻漆是否環保,既要看VOC的含量,更要注意VOC的揮發速度,“揮發速度快的涂料,基本可以實現即刷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