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非織造布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問題,我總結了三點:一是以次充好,填加回料或是其他物質的產品大量存在,市場朝低質化方向發展;二是大家一味追求銷售額,沒有更多考慮利潤要素;三是出現同質化競爭,行業利益受損等。”
眾所周知,企業家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創新精神。但是創新精神從何而來,如何用創新精神突出實踐特色?紹興葉鷹紡化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盧林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培養了一批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工人;二是具有優秀而敏銳眼光的業務人員;三是有相對穩定或固定的高校專業老師和行業專家技術人員與公司合作;四是公司管理團隊思想意識與時俱進。
創新給予發展動力
記者:作為一家具有創新精神的公司,公司在產品開發銷售、技術研發、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和突破?
盧林:公司在產品開發銷售、技術研發、項目建設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2011年公司將近15%的銷售額用在了產品設計和技術研發上,主要是熔噴非織造布與其他材料復合的過濾材料產品。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技術壁壘,但通過客戶使用情況的信息反饋、技術專家的指導和工廠技術工人生產經驗的三方配合,解決了產品在實際運用中的問題,使新產品最終得到客戶的認可。
2011年公司在新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比例高達6.7%,在中小企業中這個比例應該是過高的,成功開發了三大新項目產品,它們分別是吸音、隔音非織造布窗簾;易貼、不易出現折痕的非織造布壁紙和汽車裝飾用的紋彩非織造布。
去年,公司主要對開發出的三大新項目進行升級,并同客戶一起完善,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公司也打算在未來三年內把新產品領域進行系列化,提升產品檔次, 以此作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發展中,公司希望能夠從客戶、公司生產技術員、行業專家、高校專業老師等處獲得信息,使其更好更快地開發和創新,每年都能有適應市場的新產品推出來。
記者:在開拓市場方面,企業有哪些創新之處?
盧林:公司的主打產品熔噴非織造布比較特殊,對國外市場采用的是電子商務模式,銷售對象逐步從中間商向代理商和終端客戶靠攏。如今的技術和市場都是動態的,公司沒有辦法掌控一切,唯一能做到的是在技術上不斷創新,每3~5年開發出2~3件新產品,使新產品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你比別人跑快一步,就能牢牢掌握市場主動權。
公司除了使用展會、電子商務、客戶拜訪等原始方式外,最主要的方式是,首先在新產品未推出時,將產品的一部分信息告知給原來客戶,從這些客戶那里以提意見或建議的方式來評估新產品,然后將推出后的產品在第一時間以實物形式讓客戶從功能、色彩、手感等方面進一步提出應用缺陷。當產品得到完善后,客戶不僅自己認可這個產品,同時也已經向其他同行或朋友推薦了我公司的新產品,我認為這樣開拓出來的市場比其他開拓市場的方法更權威,因為行業里的客戶畢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