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降低牌號還意味著國內煉廠的成本也將有所下降,無論是對政府、企業還是市民都將是多贏格局。但目前國內很多地區與北京的油品標準還有2個等級的差距,這些地區是否也會順利升級新的汽柴油標準并獲得充足的油品供應,也將是個未知數。
降低牌號因石化與汽車企業達成一致
此次北京地區推廣更高標準的汽柴油,與以往有所不同:盡管油品標準升級,但汽油牌號出現下調,且暫時不會調高油價。
一位石化企業的高層向本報記者介紹,調價需地方政府向發改委申報并批準后才能執行,這次預計不會大幅提價,可能是與汽油牌號的變化有關。
如本輪升級完成后,'93號'汽油會對應'92號'汽油,這意味著油的辛烷值略有降低,辛烷值是衡量發動機燃料的抗爆性能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辛烷值降低則意味著燃料的抗爆性能也會相應變差,汽油牌號也隨之下調。不過企業的生產成本相比以往,沒有增加太多。
在當初國Ⅲ汽油升到國Ⅳ汽油之時,硫含量從350ppm大幅下滑到50ppm,即便是類似中石化這樣的成熟型煉廠,往往也會需要很大的設備改造投資;但如果從國Ⅳ汽油變到國V汽油(北京稱之為'京V'),硫含量則是由50ppm下降到10ppm,相比之下投入不是最大。
本來中石化及中石油等公司也可以在降低硫含量的同時,保持牌號的不變。但這種不變,只有通過增加金屬抗爆劑(如錳)在汽油中的含量這一種方法實現。
'汽車行業、石油公司及政府等多方討論后達成的一致意見是:不能人為添加錳類金屬,這對汽車本身會不好。所以,出現了這輪油品升級過程中降低牌號的情況。'某石油公司負責煉油技術的內部管理層向本報記者介紹。
2010年4月,河南安陽的數千輛汽車都出現了活塞環、活塞連桿生銹、潤滑系統被破壞、發不了車等問題,后來被查出原來是油品的錳含量超標所致。
國金證券研究員劉波也告訴記者,假設未來降低汽油中硫含量(即油品升級)的工藝,能超越現有的吸附脫硫及加氫脫硫技術,且使得汽油辛烷值不至于下降的話,那么汽柴油的牌號就不必降低。
在北京這一次的油品升級動作展開后,也有人質疑,去年就治理'PM2.5'的問題國內曾掀起一輪討論,而今年5月底北京又推出'京V'汽柴油,這種產品將會有助于削減PM2.5的排放,兩件事是否存在聯系?
不過,多方人士向記者表示,新油品肯定會減少PM2.5的排放,但'升級油品'的事情,早在3年前政府就已告知了汽車生產商、石油公司,應與去年4月那波對'PM2.5'治理的熱烈爭議無直接因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