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范圍升級障礙重重
其實,如果能讓機動車的排放污染物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無論是城市居住者還是用油方都是樂見其成的。北京此次油品升級之后,全國其他地區的油品升級能否按預期完成,則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事實上,相比北京的油品質量,國內目前大部分地區尚有較大差距。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上海、廣東部分城市(東莞、深圳及廣州)、南京等在推廣國Ⅳ油品外,其他省市還是停留在更低標準的成品油使用上。
按照有關部門的計劃,2011年7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本應強制實施國Ⅲ的車用柴油標準,但國內實行的情況并不樂觀。比如在濟南,就算已有加油站銷售新車用柴油,但供應量并不多。
2012年1月10日,國家環保部發布公告,推遲重型柴油車國Ⅳ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這是環保部兩年內再度推遲重型柴油車國Ⅳ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曾有人也指出,油品不能按照正常的時間表來執行,可能是部分地方政府在拖延時間。但北京市環保局一位高層的說法似乎并不能證明這種觀點的正確性。
這位高層指出,'十二五'期間的減排任務加重,機動車污染防治是重中之重。而在'十二五'過程中,仍要用污染物減排的方法來實現環境質量的達標,且國家將考核城市氮氧化物的減排。按北京市的實際情況看,機動車排放氮氧化物占50%左右,所以國家下達的指標有一半要從機動車減排上完成。
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了更環保的油品無法在市場上廣泛銷售呢?原因多種多樣。
有中石化管理層向本報記者說,油品質量升級難以按期執行,一個重要問題沒能解決,即煉油設備的供應不足。
就拿名為'高壓反應器'的設備來說,由于我國政府和企業都傾向于使用國產設備,'但全中國也只有3家可生產。'假設要在全國鋪開的話,那么這一設備的生產商是在短期內難以滿足上億噸的煉油市場需求的。
'其實問題遠不在此。'擁有國內多家加油站的民營石油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說,石油煉廠并沒有生產高質量油品的積極性,'由于現在各個城市的汽柴油標準并不統一,因而假設在某個城市先推新產品的話,意味著汽柴油的零售價格也會提高。因為此前某些石油公司曾宣稱,若從國Ⅲ升級到國Ⅳ,汽柴油的改造成本每噸就增加了200元。'
他還補充道,零售價走高的話,促使汽車司機、漁業、農業的用油大戶到鄰近地區去采購更便宜的產品,這會讓新推油品的企業出現虧損。他反問:'既然預計到東西賣不出,你還會去賣嗎?'
也有人指出,新型油品供應的不足,客觀上是因為中石化的壟斷所致。'他們可以說執行就執行,不想執行就不執行。'
不過,中石化一位人士則稱:'在北京,之所以執行油品升級的過程還算順利,是因為中石化的燕山石化一家煉廠的能力,就能覆蓋整個北京市場。但在其他地區,并不是中石化一家公司說了算,有民營煉廠也有其他的大型石油公司。如果各個煉廠更新設備、提升油品的工作不能同步,這個地區是無法進行統一升級的。我們的煉油加工能力,是國內煉油加工能力的40%。'
前述民營石油公司負責人還指出,有些汽柴油的銷售方并不愿意升級。
'就好比某個沿海城市,這里的加油站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多方組成。假設某天該城市要進行油品升級了,那么中石油加油站也需要用更高質量的產品,但如果該加油站原來的供應商無法提供這種產品,那么中石油也就只能向中石化買油了。如果長此以往,等于中石油受控于中石化的油源,這是它不愿意看到的。那么結果會怎樣?顯然中石油并不希望過早推新品。總之,如果一個城市能實現油品的升級換代,必定是多方博弈之后的結果。但現在來看,除了政府在推行油品升級換代時應更強勢一點之外,煉廠及石油銷售終端等都應各讓一步,看得長遠一點。解決環境污染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需要各方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