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原油進口量2.5億噸,而今年原油進口量保持5%的增幅,原油進口依存度將達55%以上。專家分析認為,我國經濟依然保持較快發展,原油需求持續增長,在國內原油生產已達極限,無法大規模提高產量的前提下,不得不依靠進口國外原油;國內新開煉廠逐年增多,原油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此外,由于國際政治局勢不穩,我國必須建立自己的原油儲備,大量進口原油也成為必然。
鑒于目前進口原油定價都參照紐約和倫敦價格的現狀,上海期交所理事長王立華表示,上海全力推動原油期貨上市,旨在完善全球原油期貨的定價體系,建立一個能吸引境外投資者、生產商、貿易商、消費者的市場。據王立華介紹,上海期交所在研究國際期貨市場和原油市場商業慣例基礎上,將選取中質含硫原油為標的物。目前已確立了“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原油期貨方案,采用人民幣或美元計價和結算,積極爭取外匯實行總額控制、統一監管、敞口額度內自由兌換方案,實行保稅原油實物交割,使得境內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都能有效參與市場。此外,將拓寬和提高信息數據發布的渠道、范圍和頻度,從而提升原油期貨“上海價格”的影響力。
據悉,在相關方面的支持下,原油期貨上市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完成了相關配套文件初稿,梳理了相關法規規則,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規范性法律文件提出修訂意見。在技術方面,按照設計方案,制定了交易所交易結算等系統,期貨公司會員端、銀行端系統,以及周邊系統的改造測試等。在交易和監管方面,研究擬定了境外會員和投資者參與原油期貨的路徑等。人員配備方面,正抓緊對有國際原油期貨實戰經驗專門人才開展全球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