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及企業競爭力診脈
2012-6-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玻璃纖維行業 競爭力
玻纖產業正在國家總方針的調整下積極健康地發展,我國多數玻纖企業圍繞提高競爭力創新調整,并且力求特色和差異化,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玻纖企業的參照樣本
目前國內玻纖企業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大型池窯企業,一類是大型制品企業。企業結合自身情況不斷地提升競爭實力。
大型池窯企業的進步點在于以下幾點:一是發展功能性纖維;二是提升增強熱塑性用紗,突破了浸潤劑的環節;三是優化企業結構;四是提高國際競爭力。企業差異化發展明顯,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第一個例子,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近來不斷改進擴大功能性纖維的生產,除了生產E6纖維以外,最近又推出了E7新型纖維。除此以外企業還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國際貿易合作網絡,提高了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第二個例子有關于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它的差異化發展亮點,一是通過完成超細電子級玻璃纖維織物的開發項目,提高了電子紗的產量和競爭力,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二是收購了巴西卡比瓦里玻纖公司,走出了到境外辦企業的扎實一步。
第三個例子,泰山的玻璃纖維差異化發展亮點,一是企業結構和產品的優化升級在踏實地進行;二是在玻纖和聚丙烯纖維復合產業化方面實實在在地前進。
對于大型制品企業我想舉兩個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例子。一個是香港建滔化工集團,不但將覆銅板規模做到了全國首位,而且延伸產業鏈配套產業化生產,使企業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子紗布生產企業。另一個例子是新興的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通過上市進一步擴大了產業規模,提高了產品質量,并且進一步鞏固了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
材料工業的開發意識
在走訪過一些典型企業后,我認為玻纖行業有幾個問題亟須解決。
一是玻纖企業要更多地注意裝備水平的提高。現在國內企業大都面臨著用工荒、用電荒,在行業里面,企業已經開始注重裝備水平的提高,但我覺得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提高。因為規模化生產和現代化之路是分不開的,沒有規模化生產就談不上現代化,就不好實現現代化;現代化促進了規模化,而規模化則帶來了效益化。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