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成發展新引擎
“三角輪胎的產業轉型升級是一環扣一環,是全產業鏈的,而創新的細胞滲透在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負責生產和節能減排環保項目的技術研發與質量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濤說。在他看來,創新和日常工作相伴相生,全方位的技術創新是員工“隱形的翅膀”。
三角集團員工正在使用x光檢測設備對產品進行嚴格檢測
正因為每個員工有著內生的動力,三角輪胎創新的腳步從沒有停歇過。一直以來,該公司秉持以科技進步為先導的原則,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強化核心競爭優勢,不斷推動輪胎創新技術的發展。目前,該公司每年申請的專利以10%的速度增長,累計擁有國內專利200多項、國外專利26項,在國內同行業處于領先位置。
在科研工作管理上,三角輪胎堅持研發投入優先的資金分配原則,每年在新產品、新技術創新、新材料應用、產品應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5%以上,先后建立了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建輪胎行業及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科研機構。
2010年4月,由三角輪胎牽頭,20多家成員單位共同加盟的輪胎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京成立。聯盟以輪胎產業技術創新需求為基礎,構建產業共性技術開發平臺;全力開展技術自主創新,集聚和整合行業創新資源,形成產業技術創新鏈;重點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加速技術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現輪胎制造系統整體性提升;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混膠新工藝、智能子午胎等新產品,以打破國際市場對中國產品在質量、環保、節油等方面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2011年11月16日,國內輪胎行業最具含金量的科技創新平臺——輪胎設計與制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落戶三角輪胎企業。國家工程實驗室是為了充分整合國家、行業科研創新資源,針對中國輪胎行業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差距,攻關解決輪胎行業發展所急需的重大關鍵和核心技術瓶頸,同時緊跟世界輪胎先進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研究而建立的。
國家工程實驗室是三角輪胎繼2008年巨型工程子午胎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之后,在科技平臺建設方面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進入“十二五”時期,三角輪胎將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作為公司發展的戰略要點,堅持科技“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