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氣價格暴跌之后,在美國,燃氣電廠的成本已經可以力敵傳統的燃煤電廠了,從而出現了大量燃氣電廠。也導致美國煤炭需求低迷,大量的美國煤炭開始尋求出口,這是今年我國國內煤炭價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相伴的,美國對中東石油的需求也直線下降,2010年美國對中東地區石油依賴只有8000萬噸,所占比例已降到18.5%。而替代8000萬噸原油僅需要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
據稱,因為頁巖氣革命,在未來的10年里,美國不僅有望一改天然氣大舉進口的局面,實現全面的自給自足,還有望成為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中國頁巖氣資源雄厚收購美企獲取應用技術
正因為頁巖氣在美國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近年來,頁巖氣熱潮已席卷全球,也啟發了目前急需資源,而且對進口石油依賴量已超過60%的中國。一個好消息是,據稱,中國有著非常雄厚的頁巖氣儲存資源。
國土資源部3月1日發布的《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稱,“經初步評價,中國陸域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為134.4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潛力25.08萬億立方米(不含青藏區)。”相比之下,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2011年全球頁巖氣資源初步評估》報告透露的數據是,美國擁有可開采資源為24.41萬億立方米。
與這一數字相對的是,目前天然氣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還非常小,遠低于發達國家。但我國2010年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已達11.3%,2015年將上升到31.3%。
有政府人士表示,到“十二五”期間,預計天然氣在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例將提高到8%。由此計算,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約1860億立方米,消費量則高達2710億立方米。缺口接近1000億立方米。大規模自產頁巖氣將是解決缺口問題的重要方法。如能達到美國如今的水平,就可以基本上填補這一缺口。
目前的問題在于,我國和美國在頁巖氣開發水平上還存在較大差距的。盡管各方一直在全力進行攻關,但有專家稱,由于近兩年才剛剛開展,所以在頁巖氣開發技術水平上,我國和美國相差十年。中石化南方勘探公司首席專家胡東風也對和訊網表示,示范區主要目的還是要探索出一條供日后更大范圍應用的方法,因為目前我國對頁巖氣的開發“還處于試驗階段�!�
在此背景下,據外電報道,中國石油企業已開始頻頻出手收購美國及加拿大的頁巖氣資產。就在今年初,中石化以24.4億收購了美國戴文能源公司(DevonEnergyCorp.)5個頁巖油氣項目33.3%的權益。
除對外收購已獲取關鍵技術之外,業內專家認為,美國實現頁巖氣革命的基礎是上千家進行頁巖氣開采的小企業,競爭性的市場更有利于頁巖氣的開發。中國要學習美國的技術和經驗,就需要降低市場門檻,讓國內有實力的民企廣泛參與頁巖氣的開發,此外中國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并出臺扶持頁巖氣開采的支持政策。
據媒體報道,即將出臺的頁巖氣“十二五”規劃,還可能涉及頁巖氣開采的補貼政策,具體形式將借鑒煤層氣的補貼政策。而我國大規模開采頁巖氣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