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實驗室開放周的活動現場,一位檢測員正在用酸堿滴定法,檢測某大豆油中的酸價含量。他邊做示范,邊向提問者答疑解惑。“再滴入幾滴酚酞指示劑,然后用NaOH標液滴定。”說著,檢測員輕輕搖動了幾下三角瓶,20秒后,三角瓶中的溶液變成了淡粉色。“這時,需要記下消耗NaOH標液的毫升數,最后用公式計算出酸價。如果酸價超標,就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當日,山西檢驗檢疫局正式啟動為期一周的“實驗室開放周”啟動儀式,并邀請專業技術專家、學生、企業和消費者代表走進該局實驗室現場,與“高精尖”儀器設備進行“零距離”接觸。
在該實驗室內的一張桌子上,花生、大豆、食醋、飲料、粉條……擺放了不少市面上常見的食物、飲料,原來,這些都是要檢測的樣品。每個樣品的外包裝上,都貼有一張小小的標簽。每個標簽上記錄著樣品名稱、檢測項目、檢測狀態等信息。在該局實驗室里,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五顏六色的溶液試劑、各種各樣的采集標本,讓大家覺得好奇而又新鮮。而各個實驗室里擺放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原子熒光光度計等數十臺高科技精密檢測儀器,更讓人大開眼界。
“我們平常喝的桶裝飲用水,是咋檢測的呢?”在微生物檢測室,檢驗員正在用儀器對桶裝水進行微生物培養,參觀者好奇地問道。“飲用水一般要檢測100多個項目,我們這個實驗室只負責檢測水中微生物。一般步驟是先對目標微生物進行選擇性培養,然后對微生物進行分離,最后再利用生化反應予以鑒定。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飲用水,都要經過嚴格把關,尤其在微生物這塊一般不存在什么問題。”
當日,參觀者們還參觀了該局技術中心目前下設的煤焦炭檢測實驗室、化礦金檢測實驗室、食品與農產品檢測試驗室、動植物檢驗檢疫實驗室和國家蚧蟲檢疫重點實驗室五大實驗室。
目前,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擁有可滿足承檢商品需要的各類監測儀器520余臺,擁有較全面的技術研發能力和雄厚的檢測技術儲備,已可對包含煤炭、焦炭類產品、礦產品、工作場所空氣、化妝品、藥品、食品、動植物等在內的98類產品,進行2131個項目的檢測。
據介紹,此次實驗室開放周活動將持續到27日,期間,參觀人員還可就其關心的問題與檢測人員進行現場互動交流,也可持樣品到現場進行免費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