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出口保持一定增長
今年以來,由于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國際市場復蘇情況似乎也不甚樂觀,加之各家輪胎企業由于產品和主要目標市場不同,出口狀況存在較大差異,業內整體感覺上半年出口市場不如往年。“但海關統計的汽車輪胎出口數據與大家的感覺有所差異,上半年,我國汽車輪胎出口仍保持了一定增長。”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文英介紹,上半年我國機動小客車用新的充氣橡膠輪胎(以下簡稱轎車胎)出口73.2萬噸,同比增長11.3%;客運機動車輛或貨運機動車輛用新的充氣橡膠輪胎(簡稱卡客車胎)出口112.2萬噸,同比增長20.8%;分別高出去年全年出口增幅4.5和8.8個百分點。不過出口價格同比增幅不大,1-5月份轎車胎平均每千克出口價格微增2.3%,卡客車胎則持平。她分析,一方面原因是由于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輪胎出口價格仍有提升的空間。
中橡協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介紹,據輪胎分會對42家出口輪胎的會員企業統計,上半年出口輪胎交貨量(條)同比增長3.3%,其中出口增長的企業有22家,下降的20家;子午胎出口交貨量(條)增長2%,其中出口子午胎的36家輪胎企業,增長的22家,下降的14家。總的來看,大企業和外資企業下降的較多,總體情況不如往年。
佳通輪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外銷部高級經理錢倍奮認為,之所以業內的感覺與出口統計數據有差異,其原因可能與中國輪胎的產能不斷擴張有關。“總是不斷有新產能釋放,有新企業投產,每家都增加一些,總數量就會上去。加上每家的出口因地區不同,總是有升有降,所以個體感覺和總體實際數據產生差異。”
徐文英介紹,從上半年出口數據看,美國仍是我國輪胎出口第一大目標國。其中出口美國的轎車胎17.3萬噸,占轎車胎出口總量的23.6%;出口卡客車胎20.6萬噸,占卡客車胎出口總量的18.4%。出口歐美的輪胎占我國出口輪胎總量的46%左右,歐美仍是我國輪胎出口的主要市場。另外,上半年出口美國的轎車胎數量同比增長14.3%,止住了特保案以來的下滑勢頭,一方面說明美國經濟在復蘇,另一方面說明特保最后一年其影響在減弱。轎車胎方面,對俄羅斯出口增幅最大,出口量增長了118.9%,對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的出口量增幅也接近50%;卡客車胎方面,出口增幅較大的國家是沙特阿拉伯,增長了100%。
蔡為民對26家重點企業的出口數據進行了分析,其中出口美國的輪胎數量(條)占26家企業輪胎總出口量的23.38%,出口歐盟占17.5%,其他地區占59.12%。其中,全鋼和半鋼子午胎出口美國的數量(條)分別占24.25%和18.81%,出口歐盟分別占6.33%和22.74%,出口歐美仍占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