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外銷應保持平穩
對下半年的出口市場,業內普遍認為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和較大困難,但是仍對市場抱有信心。
蔡為民認為,下半年出口市場不會比上半年差,主要市場美國市場的恢復較為平穩,其他如南美、東南亞、中東市場也比較好。9月份,美國特保案到期,從目前看延期的可能性不大,這對我國輪胎出口有利。因此,只要下半年不出大的貿易摩擦事件,出口應該保持平穩增長。宋相安也認為下半年應該比上半年好,“因為從企業統計看,外銷是逐月增長的。”
此外,重點輪胎企業都認為11月1日開始實施的歐盟標簽法對出口影響不會太大。主要是由于企業這幾年一直都在做這方面的準備,標簽法帶來的成本提升也是逐年分配,沒有在今年集中體現,一些大企業輪胎的測試結果都在E級以上,甚至有一些已經達到雙B級。但也會有一部分企業由于標簽法實施,成本上升,技術壁壘增加,出口會受到影響。
不過市場的風險依然存在。徐文英提醒企業,今年以來,針對我國橡膠行業的貿易摩擦案件多達6起。9月份美國特保案到期,美國是我國輪胎出口最多的國家,因此企業一定要重視。她強調,企業一定不能以低于成本價出口,防止國外反傾銷。
王國梅也表示,3年的特保案應該教會輪胎企業如何安全應對市場,調整價格。國內企業應該學習泰國的橡膠企業,在市場不好時抱團應對。她認為,每家企業都應把持住價格底線,充分展示自己產品的特點,不應靠打價格戰占領市場。
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葛文表示,輪胎行業應該建立起出口經營體系,掌握終端市場。他說,其實中國輪胎出口的終端市場價格并不比其他國家低太多,但就是因為企業不掌握終端市場,效益都被中間渠道吸收,這對中國輪胎出口非常不利,今后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中橡協會長范仁德強調,今年9月份輪胎特保案到期,這是個敏感時期,企業以什么樣的方式應對后期市場,對穩定我國輪胎下半年出口和行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同時,由于歐盟實施REACH法規和輪胎標簽法,大大提高了我國輪胎出口歐盟的門檻。我國綠色輪胎的發展比國外至少落后了5年,因此今后推動綠色輪胎產業化將是我國橡膠行業的中心工作。他表示,過去中國輪胎依賴大量出口保持增長,但美歐目前都改變了戰略,開始重視制造業的發展,中國將來很難再維持輪胎大量出口的局面,因此應改變過去的發展模式戰略。他認為,下半年,輪胎企業要關注國內外經濟運行大局,以及橡膠行業的發展情況,以此來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出口戰略。
會上,蘇州久泰集團公司董事長馮佰榮、杭州中德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巍、確成硅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季炳華還介紹了原材料的出口情況,以及環保橡膠油、輪胎助劑、白炭黑等綠色材料的開發和市場情況。
會后,全體會議代表參觀了橡膠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