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與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南充研究中心以產學研結合的運行機制共同成立了《新型化纖/天然蛋白質纖維多組分功能性復合綢緞》課題組,經過可研、申報、答辯等環節,該項目正式立項,成為2012年四川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專項研究開發項目。
據項目首席專家潘志娟教授介紹,項目以研發生產形狀記憶型蠶絲/PTT復合綢緞、溫控型OUTLAST/蠶絲/羊絨復合綢緞兩大類復合型面料為目的,進行原料構成多組分與復合材料織物性能及風格等關系的系統研究以及產品的產業化生產。
PTT纖維具有較高的回彈性和塑形性,擁有折皺易回復、洗滌可穿性優良的特點;OUTLAST纖維則具有調溫功能。潘志娟表示,PTT/蠶絲形狀記憶型復合面料的抗皺性較普通蠶絲織物提高20%~30%,具有折皺易回復、洗滌可穿性優良的特點;OUTLAST/蠶絲/羊絨溫控型高保暖多組分復合面料的保暖率與純羊絨織物相似,比一般的蠶絲類面料提高15%~20%以上,具有一定的溫度調節功能。
本項目的兩大類產品已經進行了小樣試驗,并進行了“新型化纖/天然蛋白質纖維混紡織物的性能風格測試與分析”,初步形成上述兩大類產品生產加工工藝技術,對關鍵技術也有基本的解決方案,將為新型化纖/天然蛋白質纖維復合型功能性新產品的產業化實施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