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前化纖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化纖下游需求不足,市場持續低迷
2、市場競爭加劇,惡性競爭時有發生
3、研發投入雖有增加但顯不足,產品附加值不高
4、行業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但壓力加大
5、市場品牌營銷理念和手段落后,亟待改善
6、部分重要化纖原料資源短缺,發展制約明顯
三、應對困難的主要措施和重點工作
1、積極推動化纖各行業自律。
滌綸長絲行業自律效果明顯。6月25日,針對5-6月產品價格快速下跌的嚴峻形勢,協會組織召開聚酯滌綸長絲重點企業市場分析會。與會的16家企業的主要領導都親自到會,合計產能超過全國70%。會議達成適當限產、維護市場穩定等一致意見;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呼吁其他企業加入;也得到下游行業特別是針織行業的大力支持。26日,滌綸長絲價格就已企穩,月底開始反彈,同時企業的產品庫存得到快速消化,為穩定化纖市場及下游市場發揮了良好作用。
同時,粘膠長絲、滌綸短纖、氨綸、粘膠短纖、錦綸長絲等行業都在開展行業自律。重點都放在適當降低開工率,恢復市場供需平衡,穩定產品及原料市場。
我們認為,越是在整個紡織產業鏈產品價格持續下滑的市場環境下,化纖作為源頭,就更應該加強行業自律,肩負起率先止跌、盡快穩定市場、逐步恢復市場秩序的關鍵作用。
2、創新開展各種科技服務
1)積極推動仿棉纖維開發,已經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
易染聚酯纖維、親水細旦聚酯纖維項目:由紡科院、儀征化纖、華茂集團、銅牛集團共同開發,已形成不同的服裝系列,并進入后期市場推廣階段,易染聚酯纖維年底將實現萬噸規模裝置上生產。
高親水聚酯仿棉纖維項目:由金輝化纖與東華大學開發生產,已得到國內運動休閑品牌的高度認可,今年將完成2000噸仿棉纖維產品生產,明年將完成萬噸級規模運行生產。
仿棉/棉--65/35系列服裝產品項目:由三槍集團開發,已經生產,并計劃明年春夏季推向市場。依照目前項目進展情況,預計本項目完成時將實現仿棉產品的大規模應用。
2)加強前瞻性問題研究,組織制定‘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30年發展路線圖’,并在6月底的紡織工程學會化纖專業委員會年會上正式發布。
3)重點高新技術纖維發展取得明顯突破。
中復神鷹建成年產1000噸T700級碳纖維生產線,開始小批量生產;泰先新材、江蘇航科已經取得T800級碳纖維的技術突破,產品基本達標,正在試用,并開始建設100噸級生產線; 泰和新材、江蘇兆達的1000噸級對位芳綸生產線都已穩定生產;長春高崎300噸級聚酰亞胺纖維生產線已穩定運行,在建1000噸線;儀征化纖1000噸干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線已穩定生產。
4)加快協會標準的出臺,現已經完成第一批化纖4項協會標準制定工作,1項已發布,3項待發布。
5)推動全球技術合作。3月份協會與日本帝人公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涵蓋了從技術引進、人才引進,到產品市場推廣、項目合作、技術對接等,探索一種國際合作的“帝人模式”。目前已啟動了廢舊衣物化學法回收利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