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8日,廣州石化化工區乙烯產量累計達到21.06萬噸,超過21萬噸的年度目標,提前23天完成年度生產任務。
今年是化工區裂解裝置生產運行的第三個年頭,由于設備、儀表處于運行周期的后期,不穩定因素增加,裝置平穩運行難度加大,加上煉油部分裝置大修帶來的裂解原料劣質化等困難,廣州石化緊緊圍繞“調操作、穩運行、滿負荷、保安全、提效益”工作目標,不斷探索生產新思路、新方法,通過加強工藝管理,提升生產運行水平,開展技術攻關與技術改造,保障裝置安全穩定運行,在乙烯產量上,通過“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優質、高效完成了全年生產任務。
安全環保壓倒一切
隨著原油劣質化、重質化趨勢不斷增加,化工區乙烯的裂解原料也隨之改變,帶來生產運行成本加大、安全環保壓力增加、產品質量卡邊控制等諸多影響。針對多種不利因素,廣州石化始終把確保安全、環保放在做好生產運行的首要位置,生產調度部門將工作重心下移,認真對待裝置運行中出現的安全環保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把高負荷穩定運行工作做得更扎實。
廣州石化煉油區今年兩次摻煉南帕斯原油,加工后送乙烯的輕石腦油硫含量隨之升高,影響裝置安全穩定運行。為適應長期加工高硫原油的需要,化工一部在生產調度部門的組織協調下,多次召開專題討論會,從生產、技術、設備、環保等方面開展研究和攻關,組織實施精細化操作,落實精細化管理措施。裝置技術人員通過全面掌握裂解原料來源、調配和儲罐硫含量的變化情況,加強對原料中總硫濃度的控制,收集和總結運行數據,優化裂解爐運行模式;及時調整堿洗塔的配堿濃度,有效控制廢堿氧化出水硫化物含量;增加化驗分析頻次,操作人員根據分析結果及時對工藝參數和投油量做出調整。通過采取多項針對性措施,裂解裝置始終保持安全、環保、穩定運行。
關鍵設備、重要機組特殊“呵護”
關鍵設備和重要機組安穩是裝置長周期運行的前提,廣州石化著重做好重點裝置和關鍵設備的運行監控工作。
進入下半年,生產乙烯的關鍵機組裂解氣壓縮機P1300透平測振點WXI/YI1353/54振動值波動頻繁,其振動幅度最高達到94.34µm,一旦裂解氣壓縮機聯鎖跳車,將導致整個裂解裝置緊急停車,不僅乙烯產量無法完成任務,還會影響到汽加、丁二烯、芳烴、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等多套下游裝置的生產運行。
廣州石化生產調度部牽頭組織對裂解氣壓縮機透平運行狀況進行深入分析,及時對聯鎖值進行調整,同時采取對壓縮機缸體的保溫實施整改,改造真空噴射泵等多項措施,緩解了振動波動的頻率;生產調度部門協調公用工程部循環水裝置,精確控制循環水溫度,向壓縮機提供穩定適宜的循環冷卻水;化工一部嚴格執行特護操作方案,現場24小時對壓縮機進行振動監控,一有異常及時調整負荷并通知相關單位進行處理。在實施了上述措施后,運行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壓縮機振動數值日趨平穩,裂解負荷也恢復到正常水平。
原料結構優化降本增效
在裝置穩定運行的基礎之上,廣州石化以提高整體效益為目標,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則組織生產,抓住大煉油小乙烯優勢,利用煉油的輕烴資源,加大化工裂解原料優化力度,發揮原料多樣化的優勢,將煉油的多種資源轉化為產品競爭力。
在裂解原料的選擇上,首選煉油高硫輕石腦油和價格較低的加氫尾油作為主要原料。裂解裝置通過技術改造,充分挖掘設備潛能,實施爐子在線深度燒焦,縮短燒焦時間,延長加氫尾油爐的運行周期。其中裂解A爐在7、8月份投加氫尾油連續運行70天,創加氫尾油爐連續運行長周期記錄。針對加氫裂化摻煉蠟油后尾油BMCI值偏高,造成裂解加工后燒焦周期縮短及產品分布不佳的情況,成立專門優化小組,綜合煉油化工效益情況,對加氫裂化原料進行優化,采取減少原料中重催柴油組份,增加蠟油組份,提高反應溫度,提高加氫尾油的初餾點等措施,有效改善加氫尾油產量及質量。
此外,廣州石化根據市場石腦油、加氫尾油、輕石腦油、丙丁烷的價格變化,及時調整裂解原料和投料負荷,降低裝置生產成本,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收率。通過攻關小組成員的不斷摸索,廣州石化乙烯裝置從純石腦油為原料的裂解模式,逐步形成包括石腦油、輕質石腦油、加氫尾油、拔頭油、輕烴(丙丁烷)等多種原料在內的裂解爐運行新模式,有效降低乙烯原料成本,今年1-10月,廣州石化乙烯原料成本累計為8503元/噸,比年初計劃下降129元,乙烯原料優化降本累計達到4681萬元。截至11月底,裂解裝置高附收率平均值為61.74%,高于總部61.15%的考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