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國稅總局將眾多液態化工產品納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之后,一些海外重量級化工企業坐不住了。
了解到,中國歐盟商會(下稱“歐盟商會”)稅務小組已與國稅總局就新政進行了內部溝通,且前者已經致信國稅總局。
據知情人士稱,信中的大致內容包括,如按新政,巴斯夫公司可能將每年在華增加5億元的消費稅。不過,歐盟商會、巴斯夫公司都未給予任何明確答復。
引起多家國際化工企業強烈反應的這一政策,名為《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7號,下稱“47號令”)。新政規定,納入國稅總局征收消費稅范圍的,不僅有以往的汽柴油、燃料油、溶劑油、石腦油等,還包括了芳烴、混芳等用于調油和化工原料的產品。它們的稅收按每升0.8元或1元來收取。因此,這一舉動將提高調和油的生產成本。
公開消息稱,歐盟商會建議,國產或進口的石腦油如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且其制造商符合相關行政規定的,可以直接免稅。
而據多方了解,就“47號令”這一新政,歐盟商會已經致信國稅總局,其中也提到因這一政策巴斯夫將多繳納5億元的稅收。歐盟商會的成員之一就是巴斯夫公司。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商會與相關部門溝通時,一般會與成員一道來探討此事,而這次致信的牽頭方之一,就是巴斯夫公司。
但昨日,巴斯夫公司答復稱,“巴斯夫密切關注這一政策的發展并評估其影響。但是,目前我們不想作任何評論。”2011年,巴斯夫大中華區銷售額超過65億歐元。
另一家歐洲化工企業向透露,其也通過歐盟商會在溝通此事,該公司的部分原料包含在此次征收的消費稅范圍之內。
而某500強化工企業內部人士也表示,新政涉及的化工品消費稅范圍涵蓋極廣,包括眾多上下游化工產品,有大量美歐跨國化工公司都將受到影響,該企業也正尋求解決辦法。
分析師表示,雖然該政策寫明是今年1月1日執行,但去年11月下旬傳出的消息稱,該政策可能要延遲至今年2月后正式執行。因此,不排除部分化工公司可能是希望利用這一時間差,使得國稅總局能增加相應的條款,從而減免稅收。就這次的新政,山東當地已出臺政策,其中一條就表明,用于生產乙烯、芳烴化工產品的石腦油及燃料油可辦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