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乙烯產能達2759.3萬噸/年,是世界頭號乙烯生產大國。但10年前,美國乙烯裂解裝置的競爭力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并沒有什么優勢。
美國《油氣雜志》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美國聚乙烯年均出口量達到250萬噸,是1990—2007年期間年平均出口量的四倍。2009年美國乙烯衍生物的出口增加了20%.2011年北美地區聚乙烯出口量躍居世界第二,達到704萬噸,凈出口量290萬噸。美國石化產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為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鑒于美國國內對乙烯衍生物的需求增長緩慢,預計到2016年美國乙烯衍生物產能將過剩400萬噸以上,屆時美國乙烯衍生物仍將用擴大出口的辦法消化過剩產能。
但是同時,2012年乙烷價格的走低令美國乙烯行業盈利表現搶眼,從而刺激了石化生產商進一步加大了在美的投資力度,同時也提高了當地石化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迄今為止,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學、陶氏化學、殼牌、沙索、臺塑、埃克森美孚、西湖化學、伊士曼化學、利安德巴賽爾等都提出了大手筆的烯烴裂解裝置建設計劃。北美新建乙烯裝置項目大部分將在2016~2017年投產。預計2017年前美國乙烯產能將增加29%,達到3560萬噸/年的歷史新高。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全年乙烯產量約為1490萬噸,同比下降2.4%,繼2008年以后歷史上第二次下降。全年乙烯開工率93.5%,與過去幾年接近100%的開工率相比,2012年中國乙烯工業的開工率明顯下降。全年乙烯開工率呈先降后升的走勢,基本在90%-95%之間。三季度開工率一度跌破90%,但四季度開工率止跌回升。
2013年隨著四川、武漢等大乙烯的建成投產,我國將新增乙烯產能220萬噸/年,同比增長12.9%,達到1929.5萬噸/年。四川、武漢乙烯的投產標志著我國’十一五’開工建設的乙烯項目都已經建成投產。預計乙烯年產量將進一步上升并突破1600萬噸。
根據國家《乙烯行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乙烯總有效生產能力將達到2700萬噸/年,即在未來3年中我國將再新增產能1000萬噸。初步預計到2015年,我國乙烯的年產量將達到2500萬噸左右,年均增長率超過11%.其中,’十二五’期間,新建乙烯項目5~7個,增加乙烯產能630萬噸/年;對現有乙烯裝置擴能改造,增加乙烯產能440萬噸/年;建設8個MTO/MTP項目,新增煤基甲醇制烯烴產能450萬噸/年,合計產能可能達到606萬噸/年,占全國總產能的20%以上。
面對乙烯產能的較快增長,我國乙烯工業仍應當注重國際競爭力的提高,注重產品結構的優化和提升,注意把握投資節奏和建設規模,把握供需平衡,避免出現投資過熱、投產時間過于集中和能力過剩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