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全生產月期間發生了多起安全事故:湖南邵陽瓦斯爆炸、吉林德惠火災、蘇州液化氣公司爆炸……在此背景下,國家安監總局上周正式啟動了國內外化學品安全標準對比研究工作,計劃從現在開始到今年年底,全面收集整理發達國家相關法規標準,系統對比查找存在的差距,力爭在2018年建立完善與國際接軌的我國化學品法規標準體系,到2020年實現化學品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全面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安全標準是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技術規范,也是政府依法行策的重要依據。記者了解到,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一系列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及標準,為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形勢的穩定好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三司監察專員王海軍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化學品安全標準還存在明顯差距。在我國的標準中,安全發展新理念體現不足,標準的制修訂相對滯后,一些行業主管部門撤消后,相當一部分標準得不到及時修訂,導致內容過時、落后,無法滿足當前安全生產和監督管理的要求。”
對此,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危險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等國家標準都是在2009年發布的,《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開業條件和技術要求》等標準的制定發布時間則更早,均在2000年以前。而《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實施導則》、《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等一些化學品安全生產的行業標準也是在2008年制定發布的。
此外,王海軍介紹說,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化學品安全標準還缺乏整體性科學性規劃,政出多門,造成內容矛盾、交叉,導致法規標準的全面性、系統性和協調性不強,可執行性差;對需要引進的國外先進標準未進行系統研究,部分標準僅在引進國外大型化工裝置時采用,造成推廣應用力度不夠;在標準制修訂過程中,過多考慮了各類企業的承受能力,對企業的強制性要求少,導致許多現行標準要求與國際標準尚有較大差距,形成了行業內的不公平競爭。
為推進安全對標工作的順利進行,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三司現已初步擬訂了《國內外化學品安全標準對比研究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對標工作將以歐美現行危化品安全管理法規、標準作為主要對比對象,全面比較研究我國現行危化品安全管理法規和標準與歐美的差距,重點比較研究化學品裝置特別是化工裝置規劃設計建設、化學品企業(生產、儲存、使用)安全管理、化學品運輸安全管理、政府安全監管等方面的法規標準。
“我們還將選擇基礎好和意愿強的危險化學品標準化一級企業培植對象,在準確掌握歐美同行業企業安全管理先進水平的基礎上,開展標準對比活動。”王海軍還表示,牽頭組織本專業領域安全管理標準比較研究的單位,要借鑒我國現行標準體系中缺失的歐美國家先進標準,通過轉化成企業標準等方式率先在本企業實施。
在上周的國內外化學品安全標準對比研究工作啟動會上,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孫華山指出,安全對標工作有利于加快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企業安全生產的新要求,有利于正確認識我國化學品行業安全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之間的差距,有利于化學品行業提高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完善我國化學品行業安全標準工作機制。為此,他希望參與安全對標工作的企業能夠明確對標工作的主要任務,認真學習借鑒國外發達國家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經驗,進一步從源頭上縮小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據了解,中石化、中石油、中國海油、巴斯夫、陶氏、清華大學、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等數十家企業與科研院所將參與此次安全對標工作。國內的參與企業除了對此積極響應,還希望巴斯夫、陶氏、杜邦、拜耳、塞拉尼斯等幾家外企能夠積極參與到安全對標工作的各個環節,因為這些企業都有著豐富的安全生產經驗,并且對歐美國家的安全標準體系也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