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特聘研究員”很蹊蹺,迷惑不少人。連老文這種長期呆在高校的兩耳專聞窗外事者,對一些高校里的“特聘研究員”都一直有誤解——誤解的根源現在看來在于因循守舊和三天不學習、跟不上新形勢,直到前不久一位牛B高校的特聘研究員訪問老文實驗室,在跟老文閑聊時戲謔“特聘研究員”就是“弼馬溫”,這才徹底顛覆老文對“特聘研究員”的認識。
老文腦海里,“研究員”和“教授”級別相當,都是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區別在于革命分工有不同,后者既教且研,主要分布在大學里;前者只研不教(至少不教本科生),大多駐扎在專業科研機構里,如科學院的職稱基本上是研究員系列。不管怎樣,“研究員”和“教授”都要經過嚴格的評定程序,一旦評上,終生享有。
大學老師一般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頂禮膜拜,對“特聘”的理解難免以此為參照,是“高大上”的象征——某個群體里的“特聘”,應該是該群體中的出類拔萃者。所以,老文一直以為“特聘研究員”就是研究員中的“長江學者”,至少是所在地或所在單位的名山秀水學者。
所以老文想不通“特聘研究員”何以成了“弼馬溫”。該特聘研究員解釋,之所以是“弼馬溫”,是因為“特聘研究員”就像孫悟空一樣,本事再大,也沒被納入天庭體系,看似一入職就擁有最高級職稱,實則不被體制內認可。老文好奇,那孫悟空得知了“弼馬溫”的真相后,“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呼喇的一聲,把公案推倒,一路打出天門,回到了花果山”,“特聘研究員”們為什么還在前赴后繼向往并留戀“弼馬溫”呢?
特聘研究員說,選擇或留戀“弼馬溫”,可能是兩情相悅,但更多的是沒辦法的好辦法。就高校來說,設置并大量招聘“特聘研究員”,最大的好處就像城管隊伍大量安插臨時工或協管員,既突破了編制受限,又擴大了科研體量,還可視情況想把你拿掉就拿掉、想把你換掉就換掉,不愁沒人來,不怕你走人或當老賴。老文插一句:“城管打人”引起公憤了,“特聘”還是“防火墻”、“隔離帶”,甚至是“替死鬼”?特聘研究員笑答:正是。
特聘研究員繼續介紹,對個人來說,博士剛畢業或博士后剛出站,一時半會想進牛校很難,能在牛校有個高起點位置便于迅速開展工作更難,“特聘研究員”崗位像個中轉站,至少給人留下了幻想,提供了平臺,而且給的收入還不錯。老文不解,年輕人是否“特聘研究員”不一樣可迅速開展工作嗎?特聘研究員提請老文只注意一點:沒有個像樣的高級職稱,別說走出去沒面子、得不到認可,你爭取哪級哪類科研項目不受限呀,無論是項目的個數還是層次?他又舉個例: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了“特聘研究員”,就可申請和主持3個項目,從青年基金到重點、重大都行;如果沒有這個標簽,你就只能主持1項,能拿個面上基金就謝天謝地了。
是否可以理解,“特聘研究員”相當于給高學歷直接插上了高職稱的翅膀,讓年輕人能迅速突破森嚴等級、重重障礙,自由自在地翱翔無邊無際的學術天空,自己成長的同時,也為學校帶來資源和發展。然特聘研究員感慨:孫悟空盡管翻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但盡人皆知,“弼馬溫”既不如豬八戒在天界的官職天篷元帥威風(八戒激怒悟空的最佳武器就是喊悟空“弼馬溫”),也不如沙僧在天界的官職卷簾大將響亮,所以“弼馬溫”更多的體現是管理者的智慧和藝術。他并透露,有些“特聘研究員”瞅準學校有助理教授空缺了,自愿放棄這種高職稱、高待遇,迅速擠進體制內寧愿低就去了。
特聘研究員說,他6年前回國,當上“特聘研究員”,學校要求他今年必須作出選擇了,路子有兩條:要么走人,要么評上教師系列高級職稱(副教授或教授)進入體制內。他說,參評副教授比較穩當,但不合算,因為如果博士畢業直接進入體制的話,原則上兩年左右可當上副教授;而參評教授有風險——學校對“特聘研究員”參評教授的籬笆扎得更緊一些,除非當上了“杰青”或達到“杰青”水準,如果評不上,迎接他的是冷酷無情的非升即走。他說現在特別糾結,“萬一”的話,希望有人在取經路上帶上他。--節選自科學網文雙春博客
- 四川大學盧燦輝教授/熊銳特聘研究員 ACS Nano: 用于協同彩色輻射冷卻的分層納米纖維素光子結構設計 2025-01-27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招聘教授/特聘研究員/助理教授 - 高分子化學、介電高分子材料、鐵電壓電材料 2024-11-13
- 成都大學何周坤特聘研究員等《Adv. Colloid Interfac.》綜述:仿生超滑表面的設計、制造和應用 2023-06-26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