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設計程序把二氧化碳織成納米纖維
2015-08-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碳納米纖維 圖片來源:Stuart Licht
那些盤桓在大氣層中的過多的二氧化碳終于有了一些新用途。近日,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化學會的一次會議上,一項研究描述了如何把空氣中的碳“紡織”成細小的納米纖維——可用于制作航空、健身器材及運動汽車需要的強復合材料的一種原始材料。
由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的Stuart Licht帶領的團隊設計了一種程序,可以把碳從空氣中剝離,并將其制成一種銷售價格遠超過提煉成本的產品。根據該團隊計算,碳纖維每噸售價在2.5萬美元左右,但利用該程序提煉碳僅花費1000美元左右。“我們在把二氧化碳轉化成更有用的產品。”Licht說,“我們希望有足夠的市場需求。”
這種技術可在電解槽中實現,在此過程中,大氣中的碳匯溶解于碳酸鋰溶液(一種常見的工業化學物質)中。這些納米纖維會生長成線狀體——看起來像是由鋼鐵通過電極制成的鋼絲絨,生長在微量的鎳、鈷、銅之上。“這些微量金屬給碳納米纖維提供了萌芽的小島,它們從這里開始生長。”Licht說。
到目前為止,該團隊生長的碳納米材料已經從1安培上升至100安培,且未出現任何問題。這些電流可以來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來源,或許有人認為這會抵消該技術吸收空氣中的碳帶來的效益,但Licht已經成功利用太陽能進行碳提取。
如果這一技術大規模使用,在理論上,該過程對于抵抗氣候變化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計算得出如果提取撒哈拉沙漠1/10的大氣物理空間中的碳,通過十年時間就會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降低至工業前水平。”
這是個大膽的猜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買賬。“我對這種看法深表懷疑。”加州斯坦福大學卡內基科學研究所Ken Caldeira說。加州理工大學Nate Lewis表示,這項實驗的一個限制因素是該方法大規模使用中可能會遇到相關設備在哪里安置的問題。
Licht則表示,這項尚未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由風帶來的新二氧化碳會讓這一過程持續運行。但是他的團隊尚無計劃對該研究進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Licht表示,他感興趣的是基礎科研領域的突破性工作。如果要擴大提取二氧化碳的規模,他表示,需要全球各界一起行動。“這個過程中肯定要花很多錢。”他補充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浙江大學倪旭峰、凌君團隊 Macromolecules:由二氧化碳、1,3-丁二烯和生物基二醇合成功能性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2025-01-07
- 上海交大莊小東、王天富/北科大張娟 Adv. Mater.:偶極增強聚合物促進大電流電催化二氧化碳制乙烯 2025-01-02
- 天工大楊光/閆靜/莊旭品《ACS AMI》:基于層級碳納米纖維的類皮膚柔性應變傳感器 2023-02-05
- 南林蔣少華教授團隊《Compos. Part B-Eng.》綜述:電紡碳納米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的制備、改性、應用和展望 2022-12-06
- 陜科大沈夢霞課題組:開發了一種新策略來制備 Co-N 摻雜的PAN/CA 靜電紡絲碳納米纖維作為鋅空氣電池的雙功能電催化劑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