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
2008-10-0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五顏六色
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化學獎獲獎名單之時,錢永健居住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天還未亮,祝賀獲獎的電話將他吵醒。
通過電話,錢永健對新聞界記者半開玩笑地說:“我很高興,深感榮耀。我沒預料到能獲獎。在這之前我聽到了一些傳言,但來源可不是那么靠得住的實在人。”
在今年獲得化學獎的3人中,錢永健走出的可說是綠色熒光蛋白開發歷程的“最后一步”,他在下村與沙爾菲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搞清楚了綠色熒光蛋白的特性。他改造綠色熒光蛋白,通過改變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吸收、發出不同顏色光的熒光蛋白,其中包括藍色、青色和黃色,并讓它們發光更久、更強烈。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公報上說:“這也正是研究人員今天能用不同的顏色標記不同的蛋白質、觀察它們相互作用的原因。”
錢永健利用這些發現開發出各種熒光染料,廣泛應用于生物和醫學實驗。使用這些熒光材料做出的最具代表性實驗莫過于2007年的“腦虹”。
這一實驗由哈佛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教授杰夫·利希曼與喬舒亞·薩內斯主持。這一小組將紅、黃、青3種熒光色素嵌入老鼠基因組,隨著老鼠胚胎的生長而分裂生長。研究人員隨后用來自細菌的重組基因激活這些色素基因。通過在老鼠不同部位或不同發育階段使用色素基因,他們成功為老鼠的不同細胞涂上不同顏色。
由于研究人員采用的三種基因色素相互組合形成多種顏色,因此最終展現在顯微鏡下的老鼠腦干組織切片上有近百種顏色標記,如一幅色彩絢麗的抽象畫。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公報中專門提到“腦虹”實驗,公報說:“在一次引人入勝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運用如萬花筒般的多種顏色標記老鼠大腦中不同神經細胞。”
■心跳加速
在宣布獲獎名單時,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貢納爾·馮·海涅手持一支試管,內裝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改造過的大腸桿菌。用紫外線照射后,試管發出綠色熒光。
馮·海涅說,這種級別的發現“能讓科學家的心跳比平時快上三倍”。
美聯社援引哈佛大學醫學和放射醫學副教授約翰·弗蘭焦尼的話評價說:“這一技術徹底改變了醫學研究。研究人員第一次能在活體細胞和活生生的動物身上同時研究基因與蛋白。”
沙爾菲在說起自己的成果時,用詞相當平實。他通過電話告訴新聞界,這一發現讓研究人員“只需要看看動物體內出了什么狀況,搞清楚這個基因在什么地點、什么時間被激活,或什么時候這個蛋白被造出來,它要上哪兒去。它們都打著手電筒,告訴你它們在哪兒。”
居住在美國的沙爾菲說,自己沒聽到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打來的電話鈴聲,直到早晨一覺醒來上網看新聞才知道自己獲獎了,“我完全睡著了,沒聽見電話”。
錢永健說,有不少科學家都對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作出過重大貢獻,他們原本也應與獲獎的3人一道分享榮譽,“我知道一個獎項只能同時給3個人,評審委員會決定誰得獎一定十分艱難”。
除了應用于科學研究,綠色熒光蛋白還應用于藝術領域。應美國芝加哥藝術家愛德華多·卡奇要求,研究人員于2000年制造出了一只能發出綠色熒光的兔子。此后,研究人員造出了經過基因改造的綠色熒光豬,還產下了綠色熒光小豬崽。 王豐豐(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024-10-09
-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023-10-04
-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