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徐福建教授和趙娜娜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cal Reviews》(IF:52.6)發表了題為“Versatile Types of Organic/Inorganic Nanohybrids: From Strategic Design to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綜述文章,系統闡述并歸納了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設計合成、性質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系列研究進展。本文的第一作者為材料學院趙娜娜教授,通訊作者為徐福建教授。
有機/無機復合納米材料將有機物與無機納米顆粒相結合,其綜合性能值得期待,在生物醫學領域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人們對有機/無機復合納米材料的性質和相應功能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揭示材料的合成、結構、性質和性能之間的關系。該綜述介紹了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各種制備方法,討論了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質和功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復合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現狀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有機組分可提供的穩定性、生物相容性、刺激響應性、靶向性、客體分子載荷和多功能性等以及無機組分特殊的光學、磁性、電學性質等是不可替代的。種類繁多的有機物和無機納米顆粒為復合納米材料的構建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除了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功能的簡單結合外,復合納米材料得益于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之間的協同特性而獲得優異的功能。該綜述也討論了復合納米材料形貌依賴的性質和功能,以及復合納米材料的組裝體的性質及應用。此外,該綜述將復合納米材料的生物醫學應用從成像、治療和成像引導的治療三部分進行介紹,討論了復合納米材料在各種應用中的最新進展以及潛在的機會,希望可以對開發新的復合納米材料有所啟發。
有機/無機復合納米材料設計合成的亮點在于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的協同性質和功能,這是復合納米材料最吸引人的優點。隨著對生物系統的深入了解和對復合納米材料的需求,材料設計的概念將更加實用,復合納米材料在影像引導治療中的應用值得關注,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有利于診斷和監測治療過程的新途徑;多功能的有機/無機復合納米材料有望為未來的臨床研究和個性化治療提供先進的平臺。
文獻鏈接: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abs/10.1021/acs.chemrev.8b00401
- 浙江大學周民團隊/葉娟團隊《Biomaterials》:超聲響應性復合納米材料用于治療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研究 2024-01-10
- 揚州大學韓杰教授系統評述:聚苯胺/貴金屬復合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催化應用 2020-04-20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復合納米材料顯現潛指紋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201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