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化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結束
2009-05-25 來源:科技部
根據工作安排,今年科技部對化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5月13日,評估工作圓滿結束。
化學領域共有2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部門重點實驗室參加評估,評估工作分現場評估和復評兩個階段進行。在現場評估結果的基礎上,12個實驗室參加了復評。復評專家組由23位知名專家組成,組長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朱道本院士。專家組通過聽取實驗室主任工作報告、質疑和討論,最后以記名方式給實驗室打分。
五年來,化學領域2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獲得競爭性科研經費超過27億元,平均每個實驗室超過1.2億元,其中國家任務占到63%;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9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4項;發表學術論文1萬多篇,其中Nature和Science論文6篇,影響因子大于7的SCI論文200多篇。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和匯聚了一批優秀中青年學者和團隊,包括基金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6人、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3個。通過評估可以看出,化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整體科研實力較上一輪又有了明顯提高,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化學領域研究的骨干力量。
評估過程中,專家堅持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注重考察實驗室的整體情況,突出對實驗室代表性成果的評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真組織了本次評估,保證了評估的順利完成。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復評結束后一個月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向科技部正式報送此次評估結果和評估工作報告。科技部審核后將以適當的方式發布評估結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十項化學創新將改變人類的社會 |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2020-10-23
-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資助的材料及化學領域 2020-01-20
- 全球大學與研究機構自然指數最新排名 | 中國獨占全球化學領域前10名中5席 2018-12-24
- 2021年高分子材料信息學研討會在長春成功舉辦 |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 2021-10-22
-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訪問學者基金申請通知 2020-05-14
-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開放課題基金項目申請的通知 2020-05-14
- 武漢大學陳朝吉教授、西班牙巴斯克大學Erlantz Lizundia教授 AM:鋰離子電池生物基聚合物電解質的環境可持續性評估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