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然界中豐富的生物資源之一,非糧淀粉,如木薯、玉米和紅苕等淀粉,具有可再生、獨特的熱塑加工性、可生物降解和成本低等優點,常以10-50 μm球形顆粒形式用于制備生物質高分子復合材料,實現高分子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與其他天然高分子不同的是,淀粉中的直鏈部分由α-D-吡喃葡萄糖經α-1,4-糖苷鍵連接組成;而支鏈淀粉的分支位置為α-1,6-糖苷鍵,其余為α-1,4糖苷鍵。這種無序態二級結構使得淀粉氫鍵作用力較低,難以達到理論上三重氫鍵作用力的強度。因此淀粉可以在極性溶劑作用下進行溶脹和溶解,破壞淀粉織態結構,促使原本處于顆粒間孤立的淀粉分子鏈向彼此的區域進行擴散,形成拓撲纏結結構,獲得熱塑性塑料的特征。淀粉/極性溶劑所展示的熱塑性特征,在低碳和可持續發展領域中具有重大作用,能促進淀粉基高分子共混物具有高性能化和制備過程低碳化優點,因此對淀粉熱塑化機理進行闡述,梳理熱塑性淀粉近年的發展趨勢及推動其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意義重大。
圖1.淀粉的熱塑化形態演變過程
圖2. 熱塑性淀粉膠制備機理和新應用
圖3.熱塑性淀粉氫鍵作用力和單螺旋結構特征
論文最后對熱塑性淀粉膠提出展望:
1、淀粉有機凝膠氫鍵作用力定量調控及其應用。
2、淀粉有機凝膠的單螺旋結構的調控及其離子傳輸應用。
3、在α-D-吡喃葡萄糖結構單元引入N, S, P, Si等其他元素,促進熱塑性淀粉結構與性能變化,拓展其在能源產生、捕捉和存儲領域中的應用。
論文鏈接:
Wanje Si, Shuidong Zhang*. A review and new progress: Green Manufacturing of Thermoplastic Starch for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Energy Applications. Green Chemistry, 2024, DOI: 10.1039/D3GC03671E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GC/D3GC03671E
- 四川大學朱劍波教授團隊 JACS:超強超韌熱塑性彈性體設計與合成 2025-02-26
-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團隊 AFM:生物基β-甲基-δ-戊內酯與δ-戊內酯順序開環共聚制備高韌性、可閉環回收的熱塑性彈性體 2025-02-13
- 吉大孫俊奇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基于“剛柔相濟”微相分離結構設計制備兼具耐低溫與耐高溫性能的高強度熱塑性彈性體 2025-01-22
- 陜科大王學川教授/黨旭崗副教授 JCIS:具有增強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的多功能玉米淀粉基可持續食品包裝 2025-04-27
- 陜科大王學川/黨旭崗 Polym. Rev.: 淀粉基抗菌材料的制造和應用進展 2025-03-06
- 長春應化所張強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 Adv. Mater.:基于支鏈淀粉水凝膠神經探針的腦機接口技術 2024-12-17
- UT Austin余桂華教授課題組《Chem. Rev.》:水凝膠材料在可持續能源和水資源領域的技術進展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