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背后的價值取向
“老老實實做科研出不了成果,投機取巧反而獲得了大量所謂的成果!边@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忠賢委員眼中科技界的“怪現象”之一。在他看來,在當前不良科研學風的影響下,相比于坐冷板凳搞科研的舊觀念,現在論文剽竊、抄襲等學術造假行為已成為某些科研人員獲取科研成果乃至其他利益的“學術捷徑”。
趙忠賢告訴記者,甚至有個別科研人員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成為某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與其說他們是在進行學術研究,不如說是為了實現某種經濟目的!斑@就是為什么在我國有如此多的所謂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研發明、醫藥技術問世,卻沒有一次在本土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
對此,鄔賀銓委員認為,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一個轉型期,誠信建設還剛剛起步,造假成本遠遠小于做假所帶來的豐厚的收益。當誠信得不到獎勵,而虛假得不到懲罰時,造假自然就會形成風氣,這股風氣也影響了科技界,具體而言就是踏實搞科研的人少了,通過學術造假等“捷徑”短期內獲取成果的現象時有發生。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03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徐中信委員對此深感認同,同時他認為這種扭曲的科研價值取向背后的利益驅動因素不容忽視。他以李連生撤獎事件為例:“校方不揭發李連生造假行為,無非是為了維護學校的一己之利:可以憑借獲獎爭取更多的項目經費,擴大學校的知名度等等。歸根結底,這都是背后利益驅動的結果。”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鄔賀銓認為,當普通科研人員的“理想抱負”與“現實遭遇”碰撞時,他們就面臨著自己內心對科研價值觀的選擇:是腳踏實地求真探索還是隨波逐流?
“現在部分科研人員價值觀出現了偏差,出現了一些學術不端行為,不能把原因籠統歸結于各種各樣的外部環境。我認為科學家自身的價值選擇和自我約束非常重要!编w賀銓認為,“除了要出臺相關遏制各種學術投機、腐敗行為之外,當前最為重要的是要加強科研人員的科學道德教育,培養學術誠信意識,使科技工作者在面對各種誘惑和利益的時候,能做到自律!
對此,中國科協副主席齊讓委員有著相同的看法!搬槍W術腐敗,從嚴處置,提高不端行為的成本,也并非治本之策,我認為誠信和自律是最好的辦法。在這方面,科學共同體更要發揮教育引導的作用,幫助科研人員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樹立嚴謹治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睋榻B,中國科協在2007年1月16日通過《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2008年11月發布了一份面向全國科技工作者的公開倡議書,目的即是要呼吁科研人員做到自律,旗幟鮮明地抵制敗壞學術風氣行為,堅守自己內心那份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和追求。
- 浙江大學柏浩教授團隊誠聘科研人員 | 特聘研究員、副研究員/博士后/科研助理 2022-02-18
- 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劍團隊誠聘專職研究人員(含博士后) 2020-11-16
- 科技部:《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名單》發布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