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在仿生制備多通道微納米管方面取得新進展
2007-06-0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由于微納米管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很多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管狀微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應用在近年來受到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自然界中的許多生物采用了多通道的超細管狀結構,例如:許多植物的莖都是中空的多通道微米管,這使其在保證足夠強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節約原料及輸運水和養分;鳥類的羽毛也具有多通道管狀結構,這可以極大地減輕重量以及保溫;許多極地動物能夠在嚴寒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也是因為其皮毛具有多通道或多空腔的微納米管狀結構賦予其卓越的隔熱性能。
化學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仿生制備多通道微納米管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得到了具有內部通道數目可控的多通道TiO2微納米管。相關工作已經申請專利并發表在 J. Am. Chem. Soc.(2007, Vol. 129, No. 4, p. 764-765)上。
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多流體復合電紡絲方法,通過簡單的調控內流體的數目,就可以精確得到與內流體相應數目的2,3,4,5……通道微米管。該方法簡單通用,易于大規模制備,廣泛適用于無機和有機材料體系。這種多通道管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更大的比表面積,更節約原料以及更好的結構穩定性。這些特性使其在高效催化、超濾分離、微納流體管路、超保暖織物以及多組分藥物輸運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該工作已被選為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ews并被多家國內外網站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