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必須跨過三道坎
2011-08-15 來源:科學時報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實施一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人民群眾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仍有待突破,許多方面的體制機制仍有障礙。
“高等教育改革中有三件事是‘躲不開、繞不過’的。”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顧海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考試招生制度,教師隊伍建設以及高等學校的分級、分類、分層這三個問題一脈相承,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考試招生制度
在顧海良看來,考試招生制度問題不解決,所有的高教問題都解決不了。
“考試不應只是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更是學生能力的體現。”顧海良稱,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一年來,考試招生制度盡管沒有實現根本性變革,但已進行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推進性改革。
比如“云海工程”,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在云南、海南兩省高考中改革傳統的高考分數報告辦法,嘗試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發展性、個性化的綜合評價體系,并且依托網絡技術提供網絡化成績分析報告的一項試驗工作。
“云海工程”不僅測試學生的知識水平,還測試學生的能力,而且還引入了“非考試”的評價方式,如心理測驗、問卷調查等,來對學科能力以外的素質進行評價,為考生提供科學、全面的評價信息。
“隨著試驗的推進,‘云海工程’還將不斷拓展高考評價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分析考生的能力、興趣和勝任力,把這些因素與高校開設的專業進行匹配,為考生提供多維度的評價信息和更為科學的專業選擇,最終整合現有的考試并嘗試建立考試評價體系,實現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和對其未來發展的引導。”顧海良說。
另外,顧海良認為“北約”、“華約”這種集團式考試也是一種趨勢,“成本降低,公平性增加”。
顧海良強調,高考中的“考試”不能廢掉,因為沒有其他客觀科學的選拔依據,但怎么考是可以討論的。“使考試更接近選拔人才的目的和人才成長的內在要求,以考生為本,人盡其才,是可以做到的。”
教師隊伍建設
隨著高等教育從數量增長轉變為質量追求,教師隊伍水平越來越受到關注。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方科大,激起一朵高教改革的絢麗“浪花” 2011-03-01
- 從南科大看中國高教改革未來 2011-01-11
- 復旦“立憲”能否給力高教改革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