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魚龍混雜亟待治理
2012-12-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
“筑巢引鳳”“借雞下蛋”不能本末倒置 質量過硬才有底氣
中外合作辦學靠什么贏得社會的信賴與認可?怎樣建立質量保證體系?能否在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為深入研討新形勢下中外合作辦學中的現實問題,在教育部國際合作司支持下,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海南省教育廳主辦,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承辦的“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全國各高校,以及美國、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代表為中外合作辦學建言獻策、把脈問診。
與會者認為,中外合作辦學的目標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敝袊叩冉逃龑W會會長、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強調,中外合作辦學必須牢牢堅持“一個根本”,這個“根本”就是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直接決定著合作辦學的成敗。
中外合作辦學往往被看成是“筑巢引鳳”、“借雞下蛋”。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指出:高層次的大學國際化并不是簡單照搬他國經驗,而是根據人類經驗和實際情境,探索適宜本國的、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專家們認為,中外合作辦學應當在相互學習、揚長避短中重生與再造,應當是一種全新大學的探索和示范。
樹立中外合作辦學獨特的質量觀,成為許多專家學者的共識。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輝教授認為,不能用傳統的質量標準來衡量中外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質量是什么?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意識,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才能,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對學生能在原來基礎上有明顯提高。因此,不同辦學層次、不同培養目標的中外合作辦學,應當有不同的質量標準。
中原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陳義珊認為,應當盡快建立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評估系統。應創建合作辦學獨立的社會中介評估機構,將合作辦學的辦學審批權和辦學水平的評估權分離;同時,應建立一套既體現國際化特點又適合我國國情的評估標準。
中外合作辦學不僅要請進來,還要走出去。為此,專家們指出,在全球化時代,我國大學應有“走出去”意識,有條件的大學應當與國外大學結盟、在國外創建聯合研究機構、開辦專業學院、籌辦國外分校,這樣才能拓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內涵和空間。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教育部批準的本科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名單 2016-07-14
- 評論:中外合作辦學能扭轉“教育逆差”嗎 2013-07-05
- 教育部公布本科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名單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