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此25年前的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爾市(Bhopal)美國聯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屬下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設于博帕爾貧民區附近一所農藥廠發生氰化物泄漏事件,2000多名博帕爾貧民區居民即時喪命,之后更有2萬人死于這次災難,20多萬博帕爾居民因之永久殘廢,現在當時居民的患癌率及兒童夭折率,仍然因這些災難遠比其它印度城市為高。而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經過在美國和印度多番訴訟,因這次慘劇只向印度政府賠償4億7千萬美元,以及出售了該集團持有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50%股權,以興建治療受影響居民的醫院和研究中心。該事件被認為史上最嚴重的十大工業災難之一。
現在,德國人又敢要在長江三峽水庫的天靈蓋上建化工廠了。
它一旦出現泄漏、爆炸或者其它任何化工廠都可能發生的事故,將可能形成多大的危害呢?
有媒體記者展示了他們在有關此MDI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在報告書中,巴斯夫對MDI項目“三廢”的治理和排放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
MDI預聚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將通過廢液焚燒爐來焚燒或經專用洗滌劑洗滌后排放,MDI生產工藝尾氣含甲苯、甲醛和苯胺,將燃燒處理等。在污水的處理上,巴斯夫承諾,MDA裝置中和萃取工序產生的鹽水和MDI焚燒爐產生的煙氣洗滌水,去MDA裝置鹽水精制工序精制后,做重慶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氯堿裝置的原料,不外排。固廢有氨蒸餾廢液和精餾殘液,將通過焚燒處理。MDA裝置產生的廢活性碳及污泥,將送重慶市固體廢物處理中心處置。苯儲罐的廢氣吸收液將送焚燒爐處理。在排污方面,化工項目落戶地重慶長壽化工園區還實行了公用工程一體化。MDI項目員工的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園區污水管網,經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達一級標準后才能排放到長江。除了“三廢”,MDI項目還需通過消聲、隔聲、減振等措施,解決還有來自涼水塔、冷凍機、大功率機泵等連續產生的噪聲,避免擾民現象。
“環境影響報告書”最后稱,擬建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正常生產時所排廢氣、廢水和產生的噪聲對大氣、地表水和聲環境影響較小;項目投產后不會使現有環境質量發生明顯變化;項目建成投產后具有良好的環保、社會和經濟效益。
但這份報告書中并沒有提到關于巴斯夫集團與環保的另一條資訊,我正可以在此給其補充上:
2008年6月30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北京召開新聞會,炮轟世界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執行環境信息公開“雙重標準”,并且稱其上海巴斯夫工廠還存在超標排污嫌疑。事情緣于2008年4月26日,綠色和平組織曾在正式發布的《企業污染物信息公開狀況調查》報告中,將包括巴斯夫、豐田汽車以及寶馬汽車在內的13家跨國企業列入“黑名單”,指責這些企業在環境信息公開方面執行“雙重標準”。三天后,巴斯夫通過媒體回應,“巴斯夫在全球和中國執行同樣的標準”,就信息公布方面“完全遵守當地法律”。綠色和平再次指責巴斯夫執行“雙重標準”的依據是他們后續的又一次調查。他們通過各種公開渠道收集信息發現,盡管沒有相應法律強制性規定,但巴斯夫在德國、美國和加拿大都主動通過官方網站直接向公眾公開其詳細的污染物排放信息。而它在中國的所有15個獨資和合資的生產型企業都沒有這么做。
曾在環保方面有過如此“劣跡”的這家化工巨頭的這份“環境影響報告書”這回就那么可信嗎?
但現在,這個號稱世界最巨型的MDI化工項目的最終落戶重慶決定權似乎就掌握在國家環境保護部的手上了。但在環保部公布的擬批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上還是聲稱,重慶MDI項目總投資80億元,環保投資達6.96億元,廢水污染物排入外環境量及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均滿足化工廠最終建設地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及其北部拓展區總量控制要求。
然而,任何化工項目都伴隨著高污染、高毒害,在水庫區發展化工項目,一直以來在業界都存在巨大爭論,去年11月,環保部在重慶專門召開了三峽庫區化工、石化產業環境與發展研討會,專家認為,西部地區尤其是三峽庫區要加快發展,贊成在三峽庫區發展化工石化產業;但中國的專家們也明確表示,針對三峽庫區環境敏感因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庫區化工高起點,相關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嚴格控制化工、石化產業發展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確保污染物的累計影響不會威脅庫區水環境的安全;按照循環經濟的模式進行發展;把環境風險防范作為重點內容加以考慮;統籌制定化工石化產業規劃,從規劃角度對發展規模嚴格控制。
中國人的“雖然…但是…”講話方式向來滴水不漏,但又讓人覺得上面的話沒一句有用。
縱然有那份“環境影響報告書”在,其實也沒有人敢肯定,這項德國人投資的化工項目絕對百分百安全(世界上根本沒有百分百的事),也沒有人肯定在三峽大壩存在的上百年來,懸在它天靈蓋上的這個巨大化工廠也可以百年安然無恙。
哎,誰肯想想百年之后子孫們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