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上游原料方面
1、 原油
圖為美原油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集成期貨)
今年第一季度,美原油指數創出新低40.11美元,隨后震蕩上行,與去年12月低點形成W底之勢,并分別于3月中旬和5月中旬突破50美元和60美元壓力,隨后在通脹預期和股市推動下加速上行,但隨著期價的上行,原油庫存的高企及需求的疲弱始終壓制著期價,原油在75美元附近遭遇壓力,在6月中旬和6月底兩次觸及75美元高位后回落,形成M頭后回落至60美元附近,隨即宏觀經濟數據的好轉及股市的上漲再次引發經濟復蘇的預期,原油依托60美元的支撐再次上升,但在缺乏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下,需求擔憂始終壓制著盤面,因此75美元在需求好轉之前仍將是主要壓力位,但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原油也不會像去年那樣大幅下滑,60美元應是主要的支撐位置,預計第四季度原油將維持在60-85美元區間震蕩,在冬季取暖油高峰來臨之前,若沒有颶風威脅的情況下,原油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有望繼續維持60-75美元區間震蕩,而后期,隨著冬季取暖油高峰的來臨,需求將會好轉,原油則有望突破現在的整理區間而進入到新的整理平臺。
總的來說,影響原油走勢的因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庫存變化。
圖為庫存變化走勢圖。(圖片來源:集成期貨)
從上圖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美國原油及汽油庫存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持續增長趨勢,遠超過去年同期的庫存水平,雖然5月份傳統的夏季汽油消費旺季來臨之前,煉油廠開工率有所提高,導致原油庫存出現了短期的下降,但汽油消費的旺季不旺最終導致汽油庫存大幅上升,原油庫存隨即也重新出現上升,原油庫存的高企反應了原油需求的低迷,成為制約油價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后期,在冬季取暖油消費高峰來臨之際,原油庫存仍將作為消費需求的主要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