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新興產業革命
2009-1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鍵詞:低碳經濟 產業革命 融合 制度創新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新興產業革命本質上是要解決產業生產力與生態生產力相互融合的問題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所催生的新興產業革命從根本上說依然是一個技術與生產力革新的問題,單純希望從“低碳消費方式變革”的角度入手實現低碳經濟發展并催生相應的新興產業革命是不現實的,因為這種思路只顧及了消費角度而忽略了從生產角度去思考問題。因此,從技術變革與生產力進步的角度來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及其所蘊含的新興產業革命本質上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使這種發展模式下的產業生產力與生態生產力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抵消。
縱觀人類已經進行的產業革命史,還沒有哪一次產業革命較為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比如,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對蒸汽動力的大量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機器大工業的生產力水平,但蒸汽動力對礦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則嚴重污染了英國的自然環境,其工業重鎮倫敦一度被稱為“霧都”,英國工業革命的生態生產力的負向效應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產業生產力革新的正向效應。
同英國工業革命一樣,二十世紀初期的以“電氣化”為基礎產業革命和二十世紀末期的以“信息化” 為基礎產業革命在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飛速前進的同時,其對碳基燃料、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也呈幾何數級增加,所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的影響已經不再局限于個別國家或地區,而是全球性的。因此,如果將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產業生產力計為x,生態生產力計為y,我們希望由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催生的這一場新興產業革命能夠實現產業生產力與生態生產力的和值效應即(x+y),而不是差值效應(x-y)。
從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內在要求即實現人類社會系統工程的各個單元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條件下和諧共生,代內與代際公平,均衡物質、精神、生態消費的共同發展模式來看,只有通過政府、企業、公民的共同努力,低碳經濟條件下的新興產業革命才能夠實現產業生產力與生態生產力的和值效應,從而使人類社會的發展徹底告別不可持續的“高碳經濟發展時代”。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