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成本拉動-上游市場重啟
1. 原油短期受阻于需求不旺,但通脹預期及經濟復蘇將使油價恢復性上揚
在美元持續貶值預期以及西方經濟強勁復蘇兩大因素的推動下,國際油價在十月21日收盤突破每桶81 美元,盤中達到82 美元,再創年度新高,十個交易日內上漲了10 美元。目前美國財政赤字已經高達1.42 萬億美元創二戰后紀錄,從貿易角度上講,美元大幅度貶值有助于美國刺激出口,縮小貿易赤字,改善經常賬戶失衡。另外一方面,由于美國外債主要是以美元計價,而其對外資產主要是以外幣計價,美元貶值造成的“估值效應”能夠降低美國政府的對外真實債務,從而改善其高額財政赤字政策的可持續性。短期內在美國經濟尚未全面改善,失業率依然偏高下,加息可能性也不大,美元短期還是維持弱勢。原油市場更多關注需求預期變化。
基于對美國和世界經濟持續好轉的預期,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認為經濟復蘇使得全球原油消費開始反彈,上調2009年和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15萬桶/日。對于今年10月份至明年3月份的原油均價預測上調了7美元至每桶77美元,并把到2010年12月為止的原油月度均價上調至每桶81美元。
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期OECD北美地區增長,以及非OECD亞洲和中東地區潛在的需求增長,上調2009年和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21萬桶/日和14萬桶/日。IEA同時預測,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的需求增長同比將轉正,是2008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次正增長。
歐佩克(OPEC)預計全球經濟將持續復蘇,2010年經濟將增長2.9%,美國的石油需求仍是推動2009年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上調2009年和2010年需求預期8萬桶/日和13萬桶/日。
圖為聚乙烯指數與原油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中瑞金融)
國際投行高盛同樣看好明年的油價走勢。“由于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增長提振原油需求,國際油價明年平均價格將漲至每桶90.00美元,但明年早期油價要低于平均水平,明年末期油價則將高于這一水平。隨后在2011年,將升至每桶110.00美元。”高盛的報告稱。
總體來看, ,美元貶值、緩慢耗庫等因素對油價有一定支撐,冬季取暖油需求來臨有助于需求的上升,短期調整有限,靜待年底冬季來臨需求轉旺,原油市場中長期有望再次走高。
原油庫存增加抑制漲勢
圖為原油庫存與期價周線走勢圖。(圖片來源:中瑞金融)
中國需求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據統計, 中國10月表觀石油需求同比上升10.3%,為連續7個月上升,也為2006年8月以來第二次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