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粘粘”獲獎記
在建委公布的欄桿開裂3原因中,提到有設計單位對橋梁欄桿設計考慮不細、深度不足的原因,但是就是這個有紕漏的設計在半年前剛剛獲了設計大獎。
獲設計二等獎
南京市建設委員會的官方網站在今年5月15日刊登了《關于組織二○○九年度南京市市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評選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稱,為加強市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評選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由市建委、市勘察設計協會、各評審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及評委會辦公室。評委會下設城市與工程勘察、城市建設工程設計、建筑(含地下建筑)及住宅設計(含住宅小區設計)三個專業評審組,辦公室設在南京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2009年6月2日至3日南京市建設委員會組織進行了評選,經專家委員會評選后推薦一等獎22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28項。其中,漢中門大橋改造工程設計榮獲二等獎,獲獎單位是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了參與此次評選的南京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田鎮華。當被問及參與評選需要符合什么標準時,田鎮華說,參評項目必須有消防驗收報告、施工審查的合格證書、施工單位的評價意見等相關材料,“最起碼的一點,參與評選的項目必須竣工一年以上。”
參評只是打了“擦邊球”
田鎮華副秘書長說,專家們對設計公司提供的圖紙和照片對項目進行測評,“一般來說,如果圖紙和照片很清晰,項目又在南京本地,專家就沒必要去現場看了。如果有特殊需要,專家也會去看一下。”據了解,參與此次評選的項目共有100多個,每個項目需繳付800元的報名費,其中有78個獲獎,如此高的獲獎率難免讓人懷疑其評選的公正性,但是田鎮華副秘書長卻告訴記者,評選是嚴肅、嚴格的,“我們請來了20多位權威的專家,大家都很嚴格。”
漢中門大橋的設計方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報名了此次評選,該公司負責申報的徐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5月份為漢中門大橋報了名,“這是純粹的設計評選,和質量沒有關系。”徐主任又特地補充道,此次漢中門大橋出現的問題與他們公司無關,“這是施工方的問題,我們的設計很規范,要不怎么可能得獎呢!”
據了解,漢中門大橋工程從2007年開始,一直到2008年6月,經過1年半的時間方才竣工,而南京市市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評選活動是今年5月份才開始報名,照此推算,漢中門大橋就不符合“參與評選的項目必須竣工一年以上”的要求。對此,徐主任表示,“我也記不太清了,應該竣工超過一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