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正的“碳減排”過程———7000萬噸秸稈如果燃燒的話,可釋放約1.5億噸二氧化碳;這1.5億噸二氧化碳被7000萬噸秸稈生產的6000萬立方米的秸稈板材“減排”了;節約的近1億立方米的木材又可以吸收約1.83億噸的二氧化碳
在二氧化碳成為地球上“氣候殺手”的時代,發展“低碳經濟”無疑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有力措施。早在10年前,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600309.SH)就開始研發“低碳業務”,在多次向發達國家行業巨頭求教碰壁之后,煙臺萬華不得不“被迫”進行自主創新,最終成為繼德、英、美、日之后第5個擁有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核心技術的國家,銷售收入和利潤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遞增,產品份額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3。煙臺萬華由此成為今天資本市場矚目的焦點。
節能環保領銜碳減排
秸稈板材就是煙臺萬華經過多年研究探索開辟的“低碳業務”。中國每年農作物秸稈類剩余物達到7億噸以上,是巨大的可再生資源。據總經理助理宋仁松介紹,按照煙臺萬華目前的生產能力,7億噸的秸稈約10%可以進入秸稈生態板材的生產領域,制成約6000萬立方米的秸稈生態板材,相當于節約了近1億立方米的木材,“大興安嶺的蓄林量大約是5億立方米,這樣算的話,5年節約的木材便相當于再造一個大興安嶺。”宋仁松形象地解釋。
這是一個真正的 “碳減排”過程———7000萬噸秸稈如果燃燒的話,可釋放約1.5億噸二氧化碳;這1.5億噸二氧化碳被7000萬噸秸稈生產的6000萬立方米的秸稈板材“減排”了;節約的近1億立方米的木材又可以吸收約1.83億噸的二氧化碳。
煙臺萬華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是一家主營MDI的化工企業,是全球第6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DI生產商,是亞太地區最大的MDI制造企業。由于生產技術的壟斷性,該行業進入門檻相當高。目前,煙臺萬華共有兩套MDI裝置,產能達到50萬噸/年,產品質量和單位消耗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期,工信部發布 《異氰酸酯(MDI/TDI)行業準入條件》,要求新建MDI裝置單套起始規模必須達到30萬噸/年及以上,新建TDI裝置單套起始規模必須達到15萬噸/年及以上,其他還包括對能耗、物耗的要求。對于煙臺萬華來說,聚氨酯兩原料準入門檻提高幫助其排除了很多小型的及產能不達標的行業競爭者,進一步確立了國內最大MDI供應商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