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樹脂原材料禁止使用
這次實施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明確指出未在列表中規定的物質不得用于加工食品用容器、包裝材料,其中脲醛樹脂就在被禁之列。
“在原材料中加入脲醛樹脂一直是防瓷餐具的潛規則。”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對記者說。
仿瓷餐具又稱密胺塑料餐具。按照國家標準,仿瓷餐具應該用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又稱密胺樹脂)生產。董金獅特別指出,由于密胺粉的價格較高,為了追求利潤,很多仿瓷餐具制造商直接用脲醛類的模塑粉代替密胺類原料來生產餐具。有的還在脲醛類模塑粉做成的餐具外表添加一層密胺粉,一般消費者很難用肉眼鑒別。
“新的衛生標準實施后,這就意味著市場上1000多家無證仿瓷餐具企業有可能面臨關閉風險。”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仿瓷餐具面臨退市
仿瓷企業的生產規模在2008年以前一直持增長態勢,早在2008年9月9日,衛生部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就發布了《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其實仿瓷餐具企業已經歷了幾次市場洗牌。據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4月15日,質檢總局對全國仿瓷餐具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嚴查。廣東、福建等仿瓷餐具生產集中地區被查出多家違規、違法企業。
據了解,截至2009年4月6日,通過國家質檢總局QS市場準入資格的密胺塑料餐具企業僅有33家。
“仿瓷企業獲證需通過53項考核標準,這對無證企業來說,不是短時期內就能通過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進一步表示,今年9月1日《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衛生標準》將施行。該標準規定了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的原料要求、衛生要求、檢驗方法、標識、包裝、運輸和貯存,仿瓷餐具企業生產的仿瓷餐具產品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目前大部分不合格的仿瓷產品已退出連鎖超市和批發市場,只要貼有QS標志或編號的仿瓷產品都可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