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皮革工業的兩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講,我總結了兩點,一點對我們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生產技術太粗了,這跟我們的電子行業比起來,大家可以非常明確。第二個是缺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我想這個問題現在從我們學校里面感覺非常深切的,我們招生的時候無論是本科碩士還是博士,都受到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一個行業沒有后進的優秀人才,對一個行業是很不好的。還有就是技術制造的問題,主要就是污染問題,這個不是根深蒂固不可以解決的,大家炒得很厲害,那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就是鞣革理論是不是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狀況,因為這個“三峽個”(同音)他提出了一個絡合理論,他用這個來解釋了,其實那個理論只是一種解釋,壓根兒沒有一個實驗數據,大家可以回去翻書來看,如今我們做的皮革鞣劑大概只有10%多是糅合的,所以90%的鞣革是廢的,但是按照我們的技術來講,達到70%是可以的,但是現在要求的是做到完全沒有浪費。
這個問題我覺得實際上,它還算不算一個基礎研究,應該算是一個應用研究了。但是這個理論到現在沒有人去搞,我覺得一個問題是我們做皮革這一塊,深不到這個地方去。但是搞化學的人又不過來搞這個東西,而且說起來這個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實際上我們涉及到“釤鉀鉻”(同音)里面,大分子和小分子有非常大的差別,在小分子里面是可以完全的,但是大分子里面只能達到50%,如果拿到這個里面就更明顯了,這個運動方位是怎么樣,化學反映是怎么樣,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也是一個基礎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的鞣革理論是不符合這個實際情況,談到鉻的問題,就是說大家也懂,但是沒有去搞深。
實際上這個問題不光是皮革,其實采礦的這一套系統,大家都用了一個目標,就是我用這么一點有用的東西,掏了一大堆東西出來之后,幾乎95%的東西都扔了,但是大家都是這么做的,這個問題也不能光怪我們皮革,這個最典型的就是我們淘金的行當里面,其實像鎳等這些金屬都很值錢,但是這跟黃金比起來就不值錢了。
所以在提取金的時候,就把別的東西都扔了,就造成了很多的廢物。我想如果說把基礎研究得比較透,那就能做的比較好。我覺得再一個就是,我們需要在我們皮革里面應該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從皮革去看的話,比如說復鞣劑等就跟孔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孔的問題我們是沒有解決的,如果說多孔材料的基本規律我們可以搞清楚,那我們的復鞣劑就有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