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裝備制造業在整個經濟鏈條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為下游的各個行業提供生產資料,還可以對其上游的鋼鐵、有色金屬、電力、電子等多個行業形成巨大的需求。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裝備制造業部分企業受到嚴重沖擊,后續訂單也呈現出急劇減少趨勢。同時,企業資金鏈趨于緊張,業內擔憂的嚴冬時期到來。然而隨著國務院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2009年以來,中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形勢逐漸好轉。
轉危為機獲突破
2009年以來,在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作用下,裝備制造業企穩向好勢頭日趨明顯,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政策效果已逐步顯現。2009年前3個季度,裝備制造業總體運行平穩,增速逐漸加快,扭轉了利潤下滑的局面。
2009年,裝備制造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總體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2009年前3個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其中7、8、9月同比分別增長15.9%、16.1%、16.8%。二是經濟效益穩步回升。2009年1月~8月,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06%。三是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2009年1月~8月,裝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38.9%,高于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9個百分點。從投資構成看,裝備制造業改擴建項目的投資增速遠快于新建項目的投資增速,表明企業更加重視加強技術改造。同時,由于2009年開始實行增值稅轉型,企業在投資中購置新設備的比重有所提高。四是國家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減輕了企業成本壓力,提高部分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調整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稅收優惠政策,對減輕企業的成本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述情況表明,2009年在中央實施的一攬子計劃作用下,裝備制造業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積極因素不斷增多,總體向好的運營態勢已經明朗。
行業振興任重道遠
2010年,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還很嚴峻,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運行的態勢還不平穩,各地區、各行業之間發展也不平衡。一些產業結構不合理、部分產能過剩、落后產能難淘汰等問題,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在分析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時指出:世界經濟復蘇仍然脆弱、不穩定,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的影響在短期內還是難以有根本的改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勢頭有所抬頭,特別是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在加強。種種跡象表明,我國裝備產品出口面臨著難度,可能還將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