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協會瞄準精細化工 2010各協會打精細牌
2010-1-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精細化工 己內酰胺 甲醇
歲末年初,相關人士拜訪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當問及在新的一年所面臨的最主要工作時,各個協會不約而同地表示,重點要發展精細化工。
消化過剩產能的需要
精細化工率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化學工業發達程度和科技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這個道理業內早就知道。我國化工行業精細化工率偏低的問題長期存在。這個問題業內也早就知道。那么,為什么在新的一年里要舊話重提呢?
中國石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首先舉出了一系列數據。純堿產能已達2300萬噸,而國內的消費量只有1670萬噸左右;燒堿產能已達2500萬噸,國內消費量只有1650萬噸左右;PVC產能已達1600多萬噸,國內消費量只有約1000萬噸;黃磷產能已達200萬噸,國內消費量只有約76萬噸;硫酸產能已達7000萬噸,國內的消費量只有5000多萬噸;磷肥產能已達2000多萬噸,國內消費量只有1100多萬噸。而與此同時,每年我國進口合成樹脂2300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40%;進口己內酰胺45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60%;進口鉀肥300多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50%左右。這些數字說明,目前化工行業初級產品產能過剩、精細化工產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是遏制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迫切需要。為此,不久前,中國石化協會隆重舉辦了2009中國國際精細化工展覽會和全國精細化工新技術及新產品發展論壇。在新的一年里,加快精細化工發展被列為重中之重。
中國石化協會科技部主任助理王秀江告訴相關人士,大多數企業搞傳統化工駕輕就熟,搞精細化工顯得力不從心。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化工行業增速明顯減緩,產品價格下跌,企業收入下降。目前雖然行業呈現出一定的復蘇,但發展速度還不夠快。當前,在中央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碳減排40%~45%的新形勢下,化工行業發展精細化工、調整產業結構的工作刻不容緩。目前主要發展方向是:突破核心催化技術、現代反應工程技術和精細加工技術,開發低碳、環境友好工藝;開發功能化、高性能化、專用化、高附加值化產品的生產技術,滿足相關行業的高端化工產品配套需求,擴大在高新技術產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使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在新形勢下加快發展,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提高競爭力的需要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蔣順平工程師告訴相關人士,最近國家把工業電價每千瓦時提高了0.028元,1噸電石約增加成本100元。錢數雖然不大,但對大多數電石企業來說是要命的。因為這些廠產品單一,只有一個電石產品,附加值低。加上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電石市場不景氣,企業消化電價上漲的能力十分有限。這種狀況充分說明產品結構調整、發展下游深加工勢在必行。據介紹,雖然發展電石下游深加工投資較大,但近來也有企業開發了投資不大、效益很好的下游產品。如電石爐尾氣制甲酸鈉,該項目還有節能減排效果,原料是白撿的,污染問題也解決了,產品市場廣闊。
相關人士從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了解到,黃磷行業也存在同樣問題。葉海廷會長告訴相關人士,在去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行業整體低迷中,不同產品定位的企業受沖擊程度不同。只有單一黃磷產品的企業所受沖擊,遠比發展了下游精細化工產品的企業所受沖擊大得多。凡是產品單一、只有中低檔產品的企業,裝置大多停車熄火,廠區死氣沉沉。而發展了精深加工、有精細化工產品的企業,煙囪都在冒煙,廠區熱氣騰騰,一派紅火景象。如四川龍蟒集團,近年來在自主開發的飼料磷酸鈣副產磷肥的技術上,不斷發展精深加工,開發出水產用飼料磷酸二氫鈣、粒狀磷酸氫鈣等新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飼料工業發展的需要,而且還出口亞洲市場,并迫使歐美產品退出亞洲市場。產品暢銷市場,企業發展興旺。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會長張曉鐘告訴相關人士,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走精細化工之路做強做大的典范。該企業是一家氯化鉀深加工企業,多年來堅持技術創新,走精細化、高端化、專用化的發展之路。上世紀80年代末,企業在國內率先引進世界先進技術——離子膜電解法氫氧化鉀和沸騰流化床碳酸鉀技術裝備,建成當時國內最先進、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重質碳酸鉀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其產品榮獲國家金質獎和四川省名牌產品獎,暢銷海內外。2006年,成化公司按照成都市政府規劃要求,開始整體搬遷。在搬遷重建中,企業進一步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和升級,對技術裝備進行了全面更新換代。一期工程現已建成投產,包括4萬噸/年氫氧化鉀、3萬噸/年重質碳酸鉀、1萬噸/年磷酸二氫鉀、0.5萬噸/年焦磷酸鉀、0.5萬噸/年三氯氫硅等裝置。公司引進了英國INEOS高電密自然循環零極距離子膜電解槽設備,消化吸收了日本月島株式會社沸騰流化床制備重質碳酸鉀工藝,技術水平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
精細化保證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成化公司在向國內一家著名醫藥公司推銷碳酸鉀時,開始醫藥公司不認,人家只用國外的一種名牌碳酸鉀。“我這一鍋藥價值100萬元,加了你的碳酸鉀壞了一鍋藥怎么辦?”成化公司代銷商說:“我押100萬元匯票在你這兒,壞了你的藥我賠。”就這樣,成化公司的產品在業內聲名鵲起,市場占有率和企業效益迅速提高。
成化公司董事長鐘林在接受相關人士采訪時說,目前公司已啟動了以三氯氫硅為主的二期工程。三氯氫硅是生產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四川已形成多晶硅產業基地,年需三氯氫硅達45萬噸。目前國內只能供應4.5萬噸左右,市場缺口很大。成化公司2.5萬噸/年三氯氫硅項目完成后,將為周邊多晶硅企業提供緊缺的三氯氫硅原料,還可回收處理多晶硅生產排放的氯化氫、四氯化硅等廢料,形成“鉀堿—液氯—多晶硅—副產物回收”循環經濟產業鏈。這既可大大改善環境,企業效益也大有提高。據測算,初級產品的一期工程投資3.6億元,每年實現利潤為五六千萬元;而屬于精細化工的二期工程投資1.6億元,預計年利潤可達1億元。
發展低碳經濟的需要
相關人士注意到,目前國內產能過剩的化工產品,大多是高碳排放產品,而且單位產品的能耗水平比國外普遍偏高。以化工行業重點耗能產品——合成氨、燒堿、電石為例。其能耗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平均分別要高出14%~23%、8%~18%和15%~21%。相關人士在中國電石工業協會了解到,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石生產國,先進密閉式電石爐所占比重只有20%。密閉式電石爐每生產1噸電石要產生約400立方米的爐氣,其中82%為一氧化碳。其它類型的電石爐對產生的一氧化碳無法利用,只能燃燒后直排,造成能源浪費,同時也加劇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將國內現有的非密閉電石爐改造為密閉爐,利用現已成熟的技術,將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凈化生產甲酸鈉、甲酸、甲醇等化工產品,每年就能減排二氧化碳410萬噸左右。
相關人士從其他協會了解到的情況亦如此。目前,中國燒堿、電石、黃磷、甲醇等傳統大宗產品產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國黃磷產能占到全球總產能的80%,是最大的黃磷出口國。高碳排放產業比重如此之大,使我們正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化工行業要完成國家提出的碳減排目標,無疑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據悉,為實現國家提出的新的碳減排目標,中國石化協會正在制定一份全行業的指導性意見——低碳經濟路線圖。該路線圖從淘汰落后產能方面提出要求,將鼓勵一些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提高精細化率的技術發展,比如降低原料消耗、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在去年10月發布的《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中,協會已經提出了全行業節能減排的目標:到2015年,全行業確保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電石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至1噸標煤,黃磷下降至7噸標煤,合成氨下降至1.7噸標煤;相對于“十一五”末期,COD排放量下降8%,氨氮排放量下降15%,工藝過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等等。而路線圖對于節能降耗的要求可能會更高,淘汰落后產能的門檻可能比《指導意見》更高。
精細化工可以以更少的資源、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實現更大的GDP。中國化工要向低碳經濟轉型,惟有走精細化工之路——這是各協會的共識。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