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6年向國家上繳稅費2000多億
我們在海上建一個中等油田,我們的競爭對手需要花四年到五年,我們花三年就可以建成,這樣總體成本就降下來了,合到每桶油的成本就降下來了。所以,盡管海洋石油工業的成本較高,但是我們跟國際同行比,我們的桶油全成本仍然有很強的競爭力,去年年底,我們的桶油全成本,包括勘探、開發、生產作業費,再加上財務費用與國際同行比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傅成玉:新時代發揚大慶精神對于國企非常重要
我們五年可以把產能提高一千萬噸,這在中國也好,在世界也好都很難,因為畢竟這是靠一個企業做的。我們一個項目組同時管兩個項目,兩個城市,兩、三十人趕兩個項目,一年可能都休息不了一天。有些女同志孩子住院了,自己都不能去看;有的父母去世了,就是奔喪都奔不回去,所以說國有企業職工做到這些,假如沒有精神支撐,沒有國家民族的責任感是做不到的。有人說你給待遇,你能給多高?中國這個階段你永遠不能靠純待遇去激勵。所以我想在這個時候學習大慶精神和發揚大慶精神,對我們國有企業的職工隊伍建設非常重要的。
傅成玉:中海油為4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現在在中國海上作業的裝備,95%都是中國企業生產的,這就是我們發展市場經濟的一個好處。今年中國海上要生產五千萬噸當量的油氣,打造中國“海上大慶”油田。大慶油田的建設是舉全國之力,通過30萬人的努力實現的,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走的是全國一盤棋的機制。改革開放后,通過發展市場經濟,中國海油通過幾代海油人,六、七萬余名員工奮力拼搏,也為國家生產出了五千萬噸當量的油氣,并帶動了我國原材料制造業、機電業、通訊業、造船業的發展,為四十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這是中國海油為國家、為社會做出的貢獻。
傅成玉回應網友:海上工作沒有想象中的浪漫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在南海工作的時候就遇到過一次臺風,原來預報臺風不會對著平臺吹,但是臺風轉向,對著平臺來了,并且速度特快,最后撤離時,人都不能站起來了,只能趴著走,直升飛機門沒關嚴就強行起飛了,如果再晚,飛機就刮到海里去了,一路飛回來一個多小時,沒有關機門,等下了飛機,人都傻了,但啥話也沒有,也沒有怨言。這就是在海上工作必須面對的環境。海上有很多供應船,長期航行在海面上,有的時候涌浪都是一、兩米高,特別是卸載的時候非常危險,所以在這里工作呢,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