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及山西省現代煤化工發展時,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秘書長張莉萍顯得信心十足。她說:“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于資源型經濟地區規劃‘十二五’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她認為,應該積極看待山西煤化工行業發展所面臨的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變、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轉變的挑戰,科學制定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她表示,“十二五”時期,山西將以提升傳統煤化工為基礎,以循環經濟園區為載體,積極發展現代煤化工。到“十二五”末,山西煤化工產業產值計劃達到2000億元,煤化工主要產品產量達到2500萬噸,年轉化煤炭9000萬噸,煤炭的化工轉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10%以上。
山西省將圍繞苯、油、烯、氣、醇這5條主鏈,重點構筑七大產業板塊。一是煤基合成油、甲醇制汽油,以潞安煤制油、晉煤甲醇制油等標志性項目建設為核心,發展一批百萬噸級的新型煤化工項目和產業集群;二是甲醇制烯烴(乙烯、丙烯)及下游加工;三是煤制天然氣及管網鋪設;四是煤制乙二醇;五是精細化工,主要有苯加氫精制、苯胺、己二酸、丁二酸、己內酰胺等;六是焦油深加工,主要有煤系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粗蒽深加工(咔唑、精蒽、蒽醌)等;七是煤制化肥。
力爭到2015年,全省形成煤制油360萬噸/年、煤制烯烴240萬噸/年、甲醇制汽油1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80億立方米/年、乙二醇100萬噸/年生產能力。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綜合產能達到300萬噸/年,焦油深加工能力350萬噸/年,焦油和粗苯深加工率達到80%以上。
“十二五”期間,山西還將根據資源稟賦和區域特點,建成晉東南、晉北兩大現代煤化工生產基地和交城、介休靈石、洪洞、運城四大特色化工園區,發展各具特色的煤化工產品。將加快煤炭、化工企業整合,培育一批上下游一體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要重點培育2~3個資產、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大型煤炭化工產業集團。
具體規劃是,依托陽煤集團,實施跨地區并購,形成尿素、乙炔化工特色大型煤化工企業;依托晉煤集團對晉城地區尿素企業進行整合,組建特大型和清潔能源特色煤化工企業;對天脊集團、潞安集團和周邊關聯企業實施聯合重組,組建大型綜合性煤化工龍頭企業。
張莉萍說,煤化工的發展要以科技為支撐。“十二五”期間,山西將通過積極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結合,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煤化工新技術和新工藝,推進以煤制化肥為主的傳統煤化工向以生產石油替代產品為主的現代煤化工轉變,進一步完善煤化工的技術路徑和產業模式,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骨干企業和一批國家級煤化工技術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