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紡織原料市場回顧
2010-12-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紡織原料 高成本
紡織原料漲聲一片
在瘋狂棉價的“傳染”下,今年化纖價格上漲迅速,特別是前段時間滌綸短纖連續幾日每天上漲1000元/噸左右。自9月初以來,化纖各主要品種價格均出現快速上漲,其中上漲最快的是滌綸短纖,漲幅幾近一倍;粘膠短纖每噸也漲了12000元,漲幅高達67%;其他品種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這次的棉價波動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與棉紡直接相關的化纖量僅占化纖總量的40%,但此次棉價變化卻如此普遍地影響到了化纖的價格。不僅如此,今年的紡織原料市場“漲”聲一片,羊毛、繭絲、麻等原料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使下游紡織企業叫苦不迭,備受高成本的煎熬。盡管有些企業之前購進了充足的棉花,即使不生產也賺了一大把,但更多的還是被市場的不確定性所困擾,不知所措。
“這年頭,越生產越沒錢賺。”日前,記者在江浙地區采訪時企業普遍這樣反映。高原料價格加上高勞動力成本,紡織企業已經掉進了“產量大幅增長,利潤卻大幅下滑”的怪圈。
毫無疑問,高棉價、高用工費用對下游紡織企業構成成本壓力,不少中小企業不得不暫時減產或停產。高成本時代逼迫下的新一輪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高成本將成為常態
江蘇新芳紡織集團董事長黃和芳告訴記者:“高成本對于紡織行業將成為一種常態。高原料和勞動力成本,對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將加快紡織業的兩極分化。優勢企業議價能力較強,產業資源在此過程中會逐漸流向大企業。”
“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重視新產品的開發。”江蘇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戈亞芳談到應對高成本時認為,“在目前的艱難時期,高端定位對企業未來發展壯大更為重要。品牌企業的防御戰略是主動出擊,加強產品創新,以高附加值產品鎖定成本、消化成本,擴大利潤空間。”
經濟學家眼中的高成本,是工業化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越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越早面臨這一問題。但是維護市場穩定這一點,則是任何國家和任何產業健康發展所必備的條件。
面對瘋狂的棉價,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打出組合拳。一方面央行持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形成了強烈的收縮流動性的預期;另一方面,11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緊急下發通知,提出六項措施維護棉花市場秩序,穩定棉花市場價格,確實成效顯著。
即將過去的2010年,以棉花為首的紡織原料狂野了一把,但仍未改變中國紡織工業強勁反彈的勢頭,更未動搖穩健邁向紡織強國的信心和決心。“我不認為中國的紡織行業會消失,就像我不認為美國汽車行業會消失一樣”。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教授深信中國紡織業今后仍將長期在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