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鈦白粉廢副產物的綜合利用
2000年,百合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決定利用自己生產的硫酸為原料,建設一條年產1.2萬噸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線,利用鈦白粉生產線,把公司原有化工生產線的產品、副產品和化工生產過程中的廢料組成一條化工生產鏈,把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結合起來。
濃廢酸的綜合利用。硫酸法鈦白粉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硫酸濃度為20%—25%的廢酸,每生產一噸鈦白粉約有6噸廢酸排出。大部分鈦白粉廠對這部分廢酸用石灰中和處理后排放,既浪費了硫酸資源又增加了環境污染。百合公司把這部分廢酸作為原料,用于生產普鈣磷肥和電解金屬錳產品。
利用國內首創的廢酸濃縮技術將廢酸初步濃縮后,直接用于生產普鈣,代替原來用98%的濃硫酸做原料酸,從而節約了好硫酸,并使廢棄硫酸變廢為寶,減少了污染源,也降低了普鈣的生產成本。
廢渣的綜合利用。硫酸法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七水硫酸亞鐵,當市場接受時是一種可利用的副產品,當市場不接納時,是一種廢棄物,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由于該公司地處偏僻山區,七水硫酸亞鐵成為難以治理的污染物。
該公司于2002年投資400萬元興建一條年產5000噸一水硫酸亞鐵(飼料添加劑產品,可出口創匯)生產線,即把七水硫酸亞鐵經重結晶出去雜質,再脫水干燥后成為一水硫酸亞鐵產品,質量達到飼料級國家標準,并取得了由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現已投產,產品暢銷國內外。此外,還進行了廢水的循環利用。
環保效益一舉雙贏
據了解,百合公司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為公司帶來了年產5000噸一水硫酸亞鐵產品、一萬噸氧化鐵黑產品、5000噸電解金屬礦產品和60000噸普鈣磷肥產品的高效產量,也通過硫酸余熱發電年獲利168萬元,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并且環保產業的廢物再利用也削減了每年排入右江的污染物:七水硫酸亞鐵約5萬噸,濃廢酸約98萬立方,取得較好環保效益。可謂一舉兩得,一舉雙贏。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相結合,使廣西百合公司的化工生態產業鏈持之以恒、健康發展,最終實現了企業綠色化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