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經歷2009年的業績“井噴”,輪胎行業的景氣便面臨向下的壓力。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看來,輪胎行業2010年的日子不好過,面臨著成本上升、提價困難、出口受阻這“三重門”。
壓力重重,中國輪胎企業該怎么辦?行業有哪些呼聲?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為此專訪了范仁德。
天然橡膠價格上升,建議取消進口關稅
記者: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上漲幅度很大,貨源也比較緊張,這對企業影響多大,該怎么應對?
范仁德:去年輪胎行業的利潤率達到5%,而正常的利潤率為3%,主要是因為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好日子不長,天然橡膠的價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幅上漲,現在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噸。面對成本上升,企業應當在調整結構、節能降耗方面下功夫,這是最根本的出路。
記者:天然橡膠價格上漲是不是因為供應短缺?
范仁德:天然橡膠價格的突然大幅度上揚,給人的感覺好像是資源不夠,實際上并非如此。根據我們的預測和國際橡膠研究組織的預測,天然橡膠的供需應該是基本平衡。現在天然橡膠的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機資金炒作,把市場弄得比較混亂。我們主張引導一個比較健康的國際天然橡膠市場,價格不要大起大落。
記者:中國缺乏天然橡膠,能否把天然橡膠的自給率提升上去?我看到已經有企業自己種植天然橡膠。
范仁德:受地理環境影響,中國生產的天然橡膠不可能大幅度增長,這幾年基本保持在60萬噸左右。天然橡膠70%依靠進口。現在有不少企業到境外去種植天然橡膠,可是在進口時的關稅基本沒有享受優惠政策,與外國的天然橡膠一樣是高關稅。大部分國家進口天然橡膠都是零關稅,但是中國一直征收比較高的關稅。現在有所下降,但基本沒有用,我們的建議是零關稅,支持國內企業到境外去發展天然橡膠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