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亞太區總裁:做綠色化工為聲譽負責
2010-4-26 來源:騰訊
關鍵詞:陶氏 天然氣 低碳
記者:你認為現在陶氏發展的領域中最令人激動的是什么,市場發展的趨勢是什么?
戴培德:有兩點,第一是關于電池的,有電動車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電動車可以減少碳排放。但是電動車的電池,這方面如果有突破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發展趨勢。除了電動車之外,我們每天日常生活當中用的電子東西、可以提高電池的效率,這也是非常大的趨勢。
關于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如何繼續提高電池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三個星期之前公司有一個重大的決策,上海的研發中心把電池技術的改善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整個項目的負責人是中國的科學家,是陶氏化學上海的一位同事。
記者:關于陶氏2015年減少碳排放的目標,有個非常好的長遠計劃,但是有沒有具體的計劃來保障完成這樣的目標呢?
戴培德:實際上剛才回答講過,中國的每個工廠都有設立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根據這個十年計劃分解出來的。每個廠的目標當中都有一些具體的指標。我們之前已經講過了怎么樣減少碳排放有三種辦法。
第一、利用現有的技術,比如在工廠運作方面利用現在的技術提高運作效率。
第二、剛才講的我們自己生產的隔熱保溫的材料,使用了這樣的材料以后,整個工廠的采暖就少用天然氣,少用其他的能源。
第三、例如陶氏在泰國HPPO的項目,它本身采用一些新的技術,在補充的資料里面會講到,這個新技術可以使整個生產過程少用水、少用危害的化學品,產生的排放相對減少。
記者:在我們傳統的觀念當中化工是一個污染的行業,化工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污染;但現在我們看到從陶氏的發展業務和方向來看,化工注入了綠色產業的各個方面,包括綠色建筑材料,新能源甚至農業等等,您個人怎么看待化工這種污染行業向綠色產業的轉變?剛才你提到了正在合作做抗旱農業的研發,你指的是通過轉基因的技術嗎?
戴培德:化工業有很多問題,過去很多問題是化工業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就和剛才講到的聲譽問題,你辛苦建立起來的聲譽一秒鐘之內毀壞了,毀壞了以后你要重建自己的聲譽是非常難的。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要不斷的改善,要改變以前化工行業的不好的做法,我們希望將來的化工行業是不一樣的,要不斷的改善。像剛才提到一個重大污染源的行業,現在變成了比較環保的公司,本身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轉變,而是我們現在讓大家知道化工產業可以幫助人們生活的更好,可以不斷的改善他們的生活,只是把這個過程做得透明了。
像過去公眾心目當中對于化工行業的印象不好,是因為過去的化工行業不夠開放和透明,現在他們不斷注重建立和公眾之間的關系,比如通過媒體,讓大家知道這些企業正在做什么,對于公眾更加的開放。同時大家可以受邀請參觀他們的工廠,你親眼所見的和你留意這個企業平時做什么,跟他們的所說的是不是符合,是不是一致的,我相信通過這樣的良性互動,華工的形象會慢慢的改變。
所以,陶氏化學不斷的進行這樣的公眾教育,保持溝通,告訴大家我們正在做什么。同時,一方面讓公眾知道,另外一方面繼續進行技術方面的創新,比如可以做到提供更多安全、潔凈的水源,致力于新能源,致力于節能減排。
一方面可以告訴公眾陶氏化學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另外一方面自己做的也是實實在在提供更好的產品給到公眾。這一點和過去不一樣,現在的企業是更加的開放和透明,將來大家親眼所見和你自己聽到的東西是一致的,大家就可以做一個評判,這個企業是不是好。所以他的企業形象自然就會改變了。
就和很多年以前不一樣的一點,現在整個化工行業的法規要求比較多,而且化工企業自己要主動的承擔這個責任,不能像過去一樣你做什么沒人問你,沒有人追究你的責任,這個是可以幫助整個社會和公眾改變他們以前的看法。
剛剛講到的抗旱作物技術方面的問題,20年代的時候,大家想能不能改變一些作物的某些特性,大豆、玉米、小麥等等。講到基因改良這些方面,我們通過改良的作物,自己所謂的母體特征的東西,做一些基因方面的改變。
像有些人一出生就有基因缺陷,那我們可以通過現代的藥物,讓嬰兒在母體孕育的時候就預防這樣的基因缺陷。同樣的道理利用在作物的身上,改變它的某些基因,改變了以前不良的特征,像我們講的改良基因。但是很多時候你和別人講基因改良,大家不是特別清楚改良基因是什么。
在農作物方面,做任何作物,做基因改良方面一定要很小心,一定要有責任心才行。我們現在所做的基因改良,比如抗旱和抗某種病蟲害的工作是特別透明的,對于公眾和政府透明,并且當中有很多的條規約束著我們。
所以,有這么多政府的條例監管是一件好事,這樣保證我們通過基因改良生產出來的莊稼變成食物,那些食物是安全的,同行可以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因為全世界人口25年以后就會翻一倍,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是很重要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