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輪胎月度產量與天膠進口走勢圖。(圖片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供應方面,一季度盡管仍處于停割期,但東南亞部分主產國天膠產量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去年單產下降最多的印度1月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增長6%,至97,500噸,2月天然橡膠產量較2009年同期增加6.6%至51,500噸,截至1月31日的年末庫存為287,965噸,較2009年增加20%。此外,因國際市場上膠價過高,印度1月天然橡膠進口增速放緩,同比增27%至6,553噸,12月進口量同比增長43%。1月共計出口2,480噸天膠,同比激增68%。馬來西亞1月天然橡膠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8%至108,892噸。 1月橡膠產量較上月增長12.3%。馬來西亞1月天然橡膠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8%至108,892噸。 1月橡膠產量較上月增長12.3%。
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22日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全球2010年天然橡膠供應將增加6%,達到950萬噸。2009年全球天然橡膠供應為898萬噸。但報告同時表示,對于主要產膠國來講,能夠達到這一增幅仍有困難,因各國遭遇嚴重的旱情,令市場憂慮升溫。
一季度,全球最大的天膠生產國——泰國,自2月底以來,橡膠供應一直在逐漸下滑,因處于干旱季節,橡膠樹在此期間落葉并停止產膠。厄爾尼諾現象導致2010年的旱季長于預期,因降雨量低于正常,且氣溫高于正常,該國2010年橡膠產量預計可能降至300萬噸,美國政府3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北半球的厄爾尼諾(El Nino)天氣本應在夏初結束,但今年這一現象有可能持續全年。
今年國內云南主產區出現嚴重干旱,導致300萬畝膠林推遲割膠,預計可能導致云南天膠減產20%。2009年云南天膠產量30萬噸,約占國內產量的35%。
正是受到停割期季節性供應減少與部分主產區干旱因素的疊加影響,一季度天膠價格在消費低于市場預期,貨幣政策不斷收緊的背景下,才依然能夠保持在高位運行。因此第二季度主產區天氣的變化仍將是影響期價運行的關鍵因素。
天氣因素左右季節性調整的方式,二季度期價可能先揚后抑
從全球月度供求差的數據不難看出,第二季度隨著主產國重新開割,供求格局將逐步向寬松的方向發展,從近五年供求差的平均值來看,7月份全球天膠供應最為寬松。因此,我們認為第二季度天膠價格將面臨較為明顯的季節性供應壓力。
圖為全球天膠月度供求差走勢圖。(圖片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