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總裁:讓員工以陶氏為榮
2010-5-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陶氏 環氧丙烷
4月中旬,在香港君悅酒店記者見到了來參加陶氏LiveEarthRunforWater香港站活動的陶氏化學亞太區總裁戴培德。這位加入陶氏化學已29年的美國人,說起陶氏化學在亞太區的業務前景時充滿了自信。
濃厚的中國情結
今年1月上任的戴培德掌管包括印度及巴基斯坦在內的亞太地區業務,同時擔任陶氏管理委員會成員,常駐中國上海。一見到記者,他就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從1981年第一次來到中國,我就愛上了這里,那時我還是個小伙子。”1996年,戴培德被派駐中國香港,擔任陶氏特殊化學品業務部亞太區商務總監,1999年被調回美國總部,2010年又回到中國任職。
談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戴培德介紹:“陶氏是美國國家館化工和材料科學類別的獨家贊助商,我們有很多解決方案都用在這里。公司將舉辦的‘陶氏日’不僅向內部員工開放,還將邀請外部合作伙伴,包括政府官員、媒體和我們的客戶。到時希望大家都能到現場感受陶氏產品獨特的魅力。”
談到在中國的投資,他表示:“將來我們的業務不只在中國東部加快發展,還要放眼西部,不只是擴大產能,還要提高研發能力,使陶氏在中國的發展更加全面。”戴培德告訴記者,在中國西部,陶氏重慶分公司即將開始招賢納士,在陜西榆林與神華集團合資的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已于去年底奠基。此外,在未來1~2年內,陶氏在張家港基地的投資還會繼續擴大,去年9月份在上海開業的陶氏中心將成為全球創新大本營,未來10年里,陶氏很大一部分創新成果將來自中國。
亞太地區潛力無限
對于自己所管轄地區的發展潛力,戴培德很自信:“亞太市場從印度到澳大利亞,再到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域。我們去年在整個亞太區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了81.8億美元,如果包括合資廠,銷售收入超過了100億美元。2000年陶氏亞太區銷售收入不到全球銷售收入的8%,而2009年已經達到了18%。”
戴培德特別指出:“我們在亞太區將更多涉足迅速成長的領域,中國處于優先考慮的市場,目前陶氏在華投資主要集中在涂料和電子材料領域。”除了中國,亞太其他地區也有很大潛力。戴培德向記者表示,雖然印度也是人口大國,但與中國商業、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很大,所以也會有很多新機會;在澳大利亞,陶氏正和一些生物技術專業研究機構合作,研究如何能使小麥更加抗旱;在韓國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生產車用電池,陶氏技術能提高電池效率;東南亞經濟正在飛速發展,陶氏在泰國與暹羅水泥集團投資20億美元的項目投產后將主要生產聚乙烯、環氧丙烷以及特殊彈性體,大部分產品都將用來供應中國市場;此外,陶氏還計劃在越南設立涂料和水處理公司。
成立“道德和誠信”團隊
戴培德作為陶氏亞太區新總裁,提出了公司的愿景——使陶氏成為盈利最佳、最受人尊敬的企業。他向記者展示了佩帶在西裝領上陶氏化學的LOGO:“一個企業的聲譽需要通過很長時間建立,但稍一疏忽就會毀掉它。我希望凡是看到這個標志的人,都會想到陶氏是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企業,并愿意使用我們的產品。”
陶氏長期致力于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并提出了201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戴培德介紹說,陶氏的工廠通過三種辦法踐行可持續發展:第一,利用現在的技術提高工廠運作效率;第二,使用自己生產的隔熱保溫材料,減少工廠的采暖或制冷能耗;第三,開發新生產技術節約資源。陶氏泰國項目所應用的全新雙氧水制環氧丙烷(HPPO)技術就可減少70%到80%的廢水,并節約近35%的能源。另外,在亞太地區,陶氏還建立了一個“道德和誠信”團隊,旨在使企業達到最高的商業道德標準。
“我希望應聘者都希望來陶氏工作,讓員工都以陶氏為榮。”戴培德表示,讓企業得到員工的認可非常重要,“我們的業務發展需要吸納當地的優秀人才,如果想在亞太區取得成功,這一點很關鍵。”他認為,除了要創造更多利潤,對環境負責外,吸引優秀人才并能留住他們也是領導團隊問責文化的一部分。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