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機化學領域研究居世界前沿
2010-05-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日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了解到,在國家科學基金的長期資助下,我國在有機合成方法學、有機氟化學、有機超分子化學和糖肽化學等多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突破,相關成果居世界前沿,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力。
據介紹,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陳慶云研究員等完成的有機氟化學中若干前沿領域研究課題,實現了選擇性合成含氟烷基的卟啉化合物;利用三氟甲基化反應,成功地合成了半個世紀前科學家提出的非芳香性卟啉化合物;發現了碘-氧、溴-氮、氧-氯、溴-氧之間的弱相互作用;實現了二氟亞甲基尼古丁等含氟雜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成果獲得專利授權13項。
由南開大學周其林教授領銜的用于高對映選擇性有機反應的新型手性催化劑研究項目組,4年來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高選擇性的手性配體和催化劑,其中螺環型手性配體已成為優勢手性配體之一;發展了多個高選擇性的不對稱催化反應,包括不對稱氫化反應、碳-碳鍵形成反應和碳-雜原子鍵形成反應等;發展了手性催化劑負載化、分離回收新方法。該研究成果獲專利3項。
中科院化學所王梅祥研究員等承擔的新型大環主體分子體系的超分子化學研究項目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他們建立和完善了片段偶聯法,高效合成了多種氮原子和氧原子橋連杯芳烴新型大環化合物;發展了一系列具有結構與功能特色的三蝶烯超分子化學新體系,實現了酸堿、離子調控的不同類型組裝體之間的轉化過程,揭示了含三蝶烯化合物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上海有機所侯雪龍研究員等領導的有機化學反應中的選擇性控制項目組,4年來圍繞影響有機反應選擇性的若干重要因素及其規律開展研究,在反應選擇性控制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對氫鍵、配體電子效應、配體芐位取代基與選擇性的關系、作用方式和途徑提出了合理解釋。該項目獲授權專利1項。
據介紹,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陳慶云研究員等完成的有機氟化學中若干前沿領域研究課題,實現了選擇性合成含氟烷基的卟啉化合物;利用三氟甲基化反應,成功地合成了半個世紀前科學家提出的非芳香性卟啉化合物;發現了碘-氧、溴-氮、氧-氯、溴-氧之間的弱相互作用;實現了二氟亞甲基尼古丁等含氟雜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成果獲得專利授權13項。
由南開大學周其林教授領銜的用于高對映選擇性有機反應的新型手性催化劑研究項目組,4年來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高選擇性的手性配體和催化劑,其中螺環型手性配體已成為優勢手性配體之一;發展了多個高選擇性的不對稱催化反應,包括不對稱氫化反應、碳-碳鍵形成反應和碳-雜原子鍵形成反應等;發展了手性催化劑負載化、分離回收新方法。該研究成果獲專利3項。
中科院化學所王梅祥研究員等承擔的新型大環主體分子體系的超分子化學研究項目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他們建立和完善了片段偶聯法,高效合成了多種氮原子和氧原子橋連杯芳烴新型大環化合物;發展了一系列具有結構與功能特色的三蝶烯超分子化學新體系,實現了酸堿、離子調控的不同類型組裝體之間的轉化過程,揭示了含三蝶烯化合物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上海有機所侯雪龍研究員等領導的有機化學反應中的選擇性控制項目組,4年來圍繞影響有機反應選擇性的若干重要因素及其規律開展研究,在反應選擇性控制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對氫鍵、配體電子效應、配體芐位取代基與選擇性的關系、作用方式和途徑提出了合理解釋。該項目獲授權專利1項。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史林啟/劉勇課題組招聘博士后|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聚合物材料自組裝等 2024-07-04
- 長期有效 | 華南理工邊黎明教授團隊誠聘博士后 - 有機化學、高分子材料學、納米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 2024-04-01
- 長期有效 | 上海交大龐燕/朱新遠教授團隊誠聘博士后 - 化學、材料、藥學與生物醫學、疾病診治 2024-01-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碳化聚合物點誘導結晶域集成取向調控構建強健和堅韌水凝膠 2025-07-07
-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黃麻納米纖維素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損傷的腸道微生態平衡 2025-07-04
- 南理工/國科大杭高院王杰平、南理工易文斌等 Nat. Commun.:可消除光固化3D打印層紋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研究 2025-07-03
- 張立群教授:讓中國的橡膠研究走向世界前沿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