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010-5-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低碳 石油 陶氏
可口可樂中國公司日前表示,將爭取在2020年將碳排放強度較2004年降低40%—45%。該宣言承諾將通過重新設計工作和生活方式,把可持續理念融入其業務運營的每一個環節以推動經濟、綠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并以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為己任,努力成為中國市場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典范。
在筆者看來,不單單是可口可樂公司,甚至全球化工企業都高度關注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其“出發點”大致有四:
一是在全世界是掀起了一股低碳風暴。目前來看,全球經濟的“低碳化”趨勢已日益彰顯。“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動力車,核能、風能、太陽能、可再生生物能、清潔煤等替代能源,碳捕獲與埋存技術,都成為重點研發的產業領域。發達國家極力推出低碳技術和產品標準,爭奪全球低碳經濟領域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搶占未來經濟戰略制高點,期望借此實現在低碳經濟時代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主導權。而國內的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的生產也開始講“低碳”,使用環保肥料,也是響應國家提出帶的經濟轉型戰略思想,顯然低碳環保已是化肥行業發展的趨勢。
二是石油和化工行業拿節能減排為考核對象。化工行業不僅在產業方面進行節能減排目標,而且在潔凈煤技術方面也執行了節能減排的戰略。節能、減排、環保都能在化工行業里表現得淋漓盡致。近年來,逐步地淘汰落后的產能,減少碳排放,已經成了我國節能減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為此國家不僅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在2009年節能減排中全國上下也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并提出在2010年有望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20%左右的目標,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5億噸以上。
三是“人元素”的主題充滿時代氣息。在人類面臨綠色環保的難題下,全球化工企業是各顯神通。2010年年初,陶氏首次把“保護我們的地球”寫進公司價值觀,展示出陶氏在全球范圍對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鮮明態度。4月1日在大中華區首次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其《2009年陶氏化學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報告》旨在介紹陶氏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其在大中華區所作的努力,更好地與中國公眾溝通陶氏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理念。陶氏大中華區總裁石博韜(PeterSykes)表示:“陶氏堅定與中國可持續發展同行。通過發布這份報告,我們希望讓公眾和陶氏的合作伙伴了解并支持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和為此所作的努力。陶氏以這份報告作為新的出發點,在未來更加堅持公開和透明的原則,定期推出可持續發展報告向大家公布我們所取得的進展。”報告的另外一個亮點是陶氏與社會各個層面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推動行業、技術和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上海世博會的綠色技術“含金量高”。此次上海世博會,在規劃、建設、運營、展示的每個階段和每個環節,綠色環保科技可謂無處不在,主導了上海世博會科技大舞臺。比如,世博會“油立方”是由聚碳酸酯造成;世博園區大面積使用太陽能;園區內公共交通實現“零排放”,為游客提供環保清潔的交通服務;照明系統采用節能的半導體系統;經物理和生物技術凈化的黃浦江水和雨水用于園區綠化澆灌;世博園區內使用的各種生活器具、用品均采用可再生或可降解材料……
化學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物質生產和生活的巨大進步,從鋼鐵冶金、水泥陶瓷、酸堿肥料、塑料橡膠、合成纖維,直到醫藥、農藥、日用化學品等行業無不與化學工業息息相關。并且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可以說現代社會生活已完全離不開化學工業和化工產品.然而。目前化學工業在給人類帶來益處的同時。也給人類和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有害的影響甚至是災難,長期以來,污染一直是困擾化學工業的致命問題。它阻礙著化學工業的健康發展,消耗大量資源。
無論是從以上哪點來看,都與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眾所周知,化工行業是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因此,可持續性發展和綠色環保對于化工行業來說起著決定性因素。綠色環保是化工行業可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控制化工污染的最有效手段;是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