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回顧
4月份天然橡膠市場出現沖高回落走勢。月初,由于歐元區暫時就救援希臘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刺激了歐美股市和整個商品市場的上漲,東南亞天然橡膠主產區的供應也相對吃緊,現貨價格持續走高,加上3月份中美等主要經濟體的汽車銷量表現良好、國內外天然橡膠庫存的連續減少,這些利好因素支撐了天然橡膠的高位震蕩之勢,但在市場表面強勢的背后,各種利空因素也在聚集。進入下半月之后,首先是國內出臺的一系列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舉措令市場信心受到影響,而國儲兩次拋售共計6萬噸天然橡膠,抑制膠價的意圖明顯,基本面上,市場對東南亞產區供應增多的預期加重了市場的看空氣氛,同時歐洲債務危機的波動令商品市場面臨很大下行壓力,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4月中旬之后天然橡膠價格的連續大跌,30日滬膠一度運行于23000元之下。
圖1 滬膠基本走勢圖
圖為滬膠基本走勢圖。(圖片來源:文華財經)
二、基本面分析
世界經濟的快速復蘇以及由此引起的對天然橡膠需求的加速增長可能是影響全球天然橡膠市場中期走勢的主導性因素。IMF在4月21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2010年全球經濟(實際GDP)的增長速度將到達4.2%,這一數據比其于2009年十月、2010年1月分別預測的3.25%、3.9%更為樂觀,而去年全球經濟的實際GDP則是萎縮了0.8%。另外,不同的經濟體其復蘇的速度并不相同,IMF認為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各主要發達經濟體今年將出現溫和的增長,如美國的增速為3.1%,而大多數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要快一點,如中國、印度的增長速度可能分別會達到10.0%、8.8%。
世界天然橡膠的需求量一般來說非常強烈地依賴于世界經濟的增長,從一季度的數據看,中國、印度、馬來西亞三國天然橡膠的進口量和消費量均出現較大的增加,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對天然橡膠需求的好轉情況。而進入五月份之后,此前兩個月采購相對較少的輪胎生產企業將重新入市,這也是增加對橡膠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
1.ANRPC天然橡膠供應:2012年前持續溫和增長
占全球天然橡膠供應量94%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在4月份的月度報告中稱,好于預期的全球經濟復蘇以及由其引發的天然橡膠需求可能將主導中短期橡膠市場的人氣。因輪胎制造行業的買家正返回市場,天然橡膠需求亦可能在4月之后獲得進一步提振。ANRPC在報告中稱:“輪胎制造業大體上在3 月和4 月份推遲采購,因橡膠價格過高,而預期越冬季節過后供應量將令人滿意。”該協會預期來自其會員的全球橡膠供應量在2010 年將增長6.2%至936.7 萬噸,較上次預估的增產5.7%有所增加。
以下是各國年度產量及增長率的圖示,需要說明的是,各國的數據均來自于其政府相關部門的預測,這其中不包括泰國的數據,我們假定泰國2010年的增長率與去年的增長率持平,為2.4%,所以2010年其產量為32.40萬噸。
圖2 各國天然橡膠年度產量示意圖
圖為各國天然橡膠年度產量示意圖。(圖片來源:AN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