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塑料垃圾泛濫 中國水企該如何應對?
2010-5-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低碳 塑料垃圾
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已成為時下最受關注的經濟和社會熱點之一。我國作為瓶裝水、桶裝水消費大國,隨著用水量不斷增長,環境資源污染等也成為業內應該充分關注的議題。低碳營運,已經成為不少企業推陳出新的環保姿態,更加被部分跨國公司稱為是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
一項研究預計到2012年,全球每年將消費2800多億升瓶裝水,由此衍生出一連串環保爭議,在發達國家近年甚至持續出現反對瓶裝水的思潮。這股潮流會蔓延到我國嗎,中國水企又將如何應對?
美國瓶裝水瓶年產90萬噸塑料垃圾
瓶裝水遭遇 西方環保狙擊
日前,里昂證券研究的一份報告指出,1997年至今,全球瓶裝水需求大幅增加150%。不過近年來隨著對環保的關注,瓶裝水在歐洲、美國有“熄火”跡象。2008年,美國瓶裝水市場出現第一次需求下降。企業在大打“低碳”牌的背后,隱含著何種商業道德邏輯?
瓶裝水“罪責”如同開悍馬
國際環保組織算了一筆賬,光制造供應美國人飲用的瓶裝水瓶子所需要的石油,等同于給1萬輛汽車使用一年的分量,即約1500萬桶,可是其中只有不到25%的瓶子被回收,每年留下90萬噸的塑料垃圾。
“對瓶裝水的譴責,甚至能提升到等同于開悍馬車的道德高度。”法國里昂證券亞洲可持續性研究部門負責人西蒙·鮑威爾(Simon Powell)表示,在西方掀起的環保運動中,認為瓶裝水不但花掉大筆塑料,衍生巨額交通費,還留下了顯著的“碳足跡”(如動用飛機跨國運輸水)。
里昂證券認為,這種趨勢對國際飲用水巨頭尤為不利,例如銷售Perrier 和San Pellegrino礦泉水的雀巢,瓶裝水占了一成的銷售收入,在2009年前三季度這塊業務下跌2.2%。
業內提倡循環再用減包裝
雖然中國的飲用水行業在高速增長,但是否也會遭遇到上述尷尬呢?“我們國家有龐大的垃圾回收大軍,只要把一個喝完的空瓶放下,馬上有人回收,這個是跟國外極其不同之處。”廣東飲用水業一名資深人士這樣對本報分析,“我們的一個桶可以用50到60次,這和一次性的瓶裝水很不同。”
八奇飲用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灝對本報說,瓶裝水所用的瓶子是一次性的,在發達國家已經受到抵制,所以應大力提倡使用自帶重復使用的杯子,對已用過的PET瓶應保證回收。
日之泉銷售副總經理袁健雄則建議降低瓶子用的克數。他說:“使用瓶子的克數少,可以減少塑料的使用,但同時瓶子會變軟。因此,希望消費者也能與企業的行為達成共識,不要一味追求硬的瓶子才是好的。畢竟瓶子的過度包裝,是對資源的浪費。”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