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本次南非世界杯上巴西、荷蘭、葡萄牙、美國、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塞爾維亞和斯洛文尼亞這9支球隊隊員穿著的,是由8個塑料瓶制作而成的“聚酯球衣”。作為該產品的提供商,耐克在世界杯前大約回收了1300萬個塑料瓶,共計254噸聚酯廢料。
按照耐克方面給予的數據,循環使用這些廢料制作球衣,而不是像通常情況下采取坑埋的方式進行處理,總計可節省面積達29個足球場的垃圾堆填區域。
“此舉是有史以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的最好行動。新的制服不僅給運動員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性能也得到改善,同時使用了可回收材料,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據耐克方面介紹,這些采用塑料瓶原料制作出來的球服比普通纖維制作的輕13%,并且具有更好的吸汗和排汗性能。
更令人關注的是這類循環再造的球衣制造成本如何。對此,耐克也用實際行動給予了說明,這種球衣的家庭版已開始在耐克商店及網店銷售,每套售價大約為50歐元,與其傳統面料制作的球衣價格相當。這說明這類“塑料瓶”球衣已能實現量產。
頗為戲劇性的是,最不環保的“嗚嗚祖拉”和最環保的“塑料瓶球衣”原產地都在我國。
據了解,整個南非世界杯賽場上出現的“嗚嗚祖拉”90%產自中國,不過利潤只有5%。至于耐克的環保球衣,則由臺灣的一家代工廠負責生產,由于這家代工廠本身參與了環保材料的開發,并在實際運用到球衣的過程中下了很大的工夫,利潤率自然比生產“嗚嗚祖拉”要高出不少。